期货市场上,大连豆粕期货15日早盘冲高回落。外盘豆类反弹令豆粕早盘上涨,但市场缺乏持续因素提振令豆粕反弹乏力。当前国际豆类期货走势偏弱的格局依然存在,加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预计短期内大连豆粕仍将以低位震荡走势为主。
因基金平仓及天气疑虑支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期货9月14日收盘止跌回升。其中12月豆粕合约收盘上涨3.30美元,报收于278.80美元/短吨。但9月豆粕合约收盘下跌28.0美元,报收于310.00美元/短吨。主要原因是交易商在9月合约到期前纷纷离开市场。
从产区方面消息,美国农业部公布9月供需报告,2009年美豆总产量预计为32.45亿蒲式耳,单产42.3蒲式耳/英亩。尽管数据略低于此前市场平均预期的32.56亿蒲式耳和42.4蒲式耳/英亩,但美豆产量增加已经获得市场认可,与此同时原油暴跌及连豆弱势等周边市场的不佳表现同样令美豆继续向下寻找支撑。轮胎特保案引发的中美贸易战刚刚打响,尽管对工业品的影响甚于农产品,但处于空头气氛下的多头人气倍受打压。大连豆类市场承接美豆弱势。美豆增产压力及市场弥漫的空头氛围令豆类品种跃跃欲试的反弹举动仍面临较大阻力,全天维持振荡偏弱走势,豆类期价重心大幅下移。
在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中,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1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4394亿吨,较8月增加187万吨,其中美国和巴西大豆产量增加对拉动全球大豆产量贡献最大,美国农业部分别上调美豆127万吨,巴西大豆产量上调200万吨。相比产量的上调幅度,全球大豆期末结转库存的上调幅度并不大,由8月的5,032万吨上调至9月的5,053万吨,上调21万吨,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农业部在上调大豆产量的同时也预计各国国内大豆压榨量会大幅提高。尽管目前南美主要产豆国尚未进入生产季节,但包括美国农业部在内的多家机构对南美在新的作物年度大豆增产存有较强预期。尽管报告中下调中国大豆产量,但相比美豆预估的增产幅度,国内减产水平仍无法为市场提供足够的做多动能,加之国储600余万吨大豆迟迟回流不到市场,国内大豆减产对市场供应的影响有限。因此,国内豆类市场仍然无法摆脱美豆增产带来的压力。
因轮胎特保案引发的中美贸易战刚刚打响,中国对美国汽车及肉鸡等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据了解,2009年前6个月中国89%的进口肉鸡来自美国,2008年美国对中国的肉鸡出口总计达584,300吨,约占其总出口总量的两成。肉鸡案正成为中国在农业领域发起的首个贸易救济案例,对美国肉鸡出口及饲料市场影响较大。除此之外,中美两个重要经济体开打贸易战,除源自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实际需要外,更显示目前经济复苏下的商品需求仍然脆弱,没有赢家的贸易战会否向其他领域扩散仍值得关注。
美豆持续回调带动远期进口成本跟随下行,国内豆粕现货市场调整压力增加。9-10月份国内大豆进口量减少,油厂加大远期销售,市场出现局部现货供应紧张局面及节日需求支撑使现货表现抗跌,但美豆产量增加导致的宽松供应局面同样增添现货上涨阻力。国内养殖市场有序恢复,猪肉价格连续处于回升走势,节前有望继续稳中有升。生猪盈利水平普遍好转,肉鸡和鸡蛋价格延续偏强走势,北方玉米作物区旱情严重带动玉米价格上扬,国储玉米拍卖成交火爆,有望带动其他饲料价格上行。
综合来看,美豆增产压力推动期价不断向下寻找支撑,连豆自身利多匮乏,尽管来自政府的扶持政策可能限制其回调空间,但美豆主导的供给格局仍难撼动。中美贸易战增添市场空头氛围,连豆弱势局面仍难改观。现货的抗跌表现提醒获利空单注意止盈,抄底多单等待市场企稳后再行入场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