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料作物增产在望
USDA在9月报告中对全球油料作物供求数据进行了调整,尤其是供给数据明显改观。报告预计2009/2010年度全球油料产量为4.22亿吨,较8月份调高了19万吨,较2008/2009年度产量提高2840万吨,其中重要因素是由于美国、巴西等大豆主产国大豆面积普遍增加,同时北美种植区风调雨顺,油料产量突飞猛进。报告也相应调高了全球油料贸易量,由8月份的9111万吨调至9182万吨,调高71万吨。不过报告对于目前经济形势仍然缺乏信心,认为新年度全球油料需求量仍然维持低迷状态,将需求量调低115万吨。由于产量增加同时需求量减少的预期,9月报告中将新年度油料库存调整为6150万吨,较8月份调高18万吨。
全球大豆新作结转库存增加
相对于2008/2009年度处于历史低位的大豆库存消费比,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供求形势相对宽松。9月报告中将2008/2009年度巴西结转库存调低155万吨,主要由于阿根廷近期罢工等问题影响,巴西补充出口量有所调高;同时调高中国国内结转库存量73万吨,主要是由于近期国内大豆抛储流拍,大部分大豆还是最终转化为2008/2009年度结转库存。由于以上因素等影响,9月报告中将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的期初库存调低78万吨;同时将2009/2010年度大豆产量调高187万吨至2.43亿吨;将全球贸易量调高108万吨,国内压榨量调高29万吨。由于产量增加幅度较大,完全可以抵消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因此9月报告中将2009/2010年度大豆结转库存调至5253万吨,较8月份增加21万吨,较2008/2009年度也增加1021万吨。因此从全球大豆供求方面考虑,新作供需情况转好,大豆波动有望趋缓。对于具体国家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新年度大豆产量调高了125万吨,达到8832万吨;巴西产量调高200吨,达到6200万吨;阿根廷产量维持5100万吨不变。我国作为最大的大豆需求国,本次报告中将我国产量由8月份的1540万吨调低至1500万吨,减少40万吨,主要是由于我国大豆主产区近期干旱影响,该数据较2008/2009年度产量降低了100万吨。不过9月报告中仍然将我国新年度大豆结转库存调高至759万吨,较8月份增加53万吨,主要是考虑到国储上年度巨大的收购量,与近期的抛储流拍影响。
美豆供求紧张格局缓解
对于美豆来说,9月份农业部报告调整比例较大的是大豆单产量,报告预计美豆单产量为42.3蒲式耳/英亩,较8月份调高0.6蒲式耳,主要原因是从目前来看,大豆早霜威胁较小,单产提高有望保证。由于单产调高,报告预计2009/2010年度美豆产量为32.45亿蒲式耳,较8月报告调高4600万蒲式耳。不过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报告调高了国内大豆压榨量与出口量,分别较8月份调高2000万与1500万蒲式耳,其中将年度调整量修正为8100万蒲式耳。由于上述因素,报告预计2009/2010年度美豆结转库存2.2亿蒲式耳,较8月份调高1000万蒲式耳。总的来说,新年度美国大豆较2008/2009年度供给量来说相对宽松,因此报告将美豆的平均价格调低了30美分,维持在810—1010美分之间。
产量、库存低于市场预期
市场权威机构在前期对9月份大豆2009/2010年度产量、结转库存进行了一定预测。从USDA公布的数据来看,两者数据基本接近,报告较市场预期稍显利多。USDA报告预计美国2009/2010年度大豆产量为32.45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测的32.56亿蒲式耳均值(预测区间为31.86亿—33.09亿蒲式耳);报告预计美国2009/2010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2.2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测的2.26亿蒲式耳均值(预测区间1.78亿—3.04亿蒲式耳)。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从全球油料作物、全球大豆还是从美国大豆情况来看,2009/2010年度大豆产量增加已经可以初步断定,后期影响因素就是南美大豆的生长情况。9月报告奠定了新作供应略显宽松的格局,这也是贯穿新年度的一条主线,2008/2009年度的库存紧张格局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加上全球经济复苏还在缓慢进行中,复苏不仅需要信心,更需要时间。短期来看,全球大豆的需求不会发生质的飞跃,因此预计美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低位振荡,全年度美豆波动幅度或较上年度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