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9月14日豆粕午评:外盘下滑打压 大连豆粕大幅收低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14  
     大连豆粕期货9月14日早盘低开,随后冲高后横盘整理,盘终大幅收低。部分合约放量增仓,收阳线。主力M1005合约,开盘价2,690元/吨,收盘价2,703元/吨,下跌66元/吨,最高价2,716元/吨,最低价2,650元/吨,成交量755,780手,持仓量1,022,982手。

    期货市场上,受上周五(9月11日)外盘豆类走低影响,豆粕早盘一度探低,但底部获利盘及低位买盘较为积极,大连豆粕大幅反弹。尽管当前国际豆类期货走势偏弱,不过由于国内豆粕现货价格较为坚挺,短期内对豆粕期货有支撑作用,预计短期内大连豆粕维持低位震荡走势可能性偏大。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9月11日豆粕市场收盘下跌,主要原因是邻池大豆暴跌。截至收盘,CBOT豆粕下跌3.30美元到11美元不等,其中10月合约下跌9美元,报收280.50美元/短吨;12月合约下跌10美元,报收275.50美元/短吨;1月合约下跌9.90美元,报收274.60美元/短吨。邻池大豆大幅下挫,给豆粕和豆油价格均构成了压力,使得周度出口销售数据无法提振市场人气。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到9月3日的一周里,美国08/09年度豆粕出口销售数量为1.48万吨,09/10年度的销售量为24.98万吨,总计为26.46万吨。这一数据高于市场预期。本年度迄今为止,豆粕出口销售总量已占美国农业部全年出口预测总量的90.7%,相比之下,五年平均值为88.5%。上周五,豆粕市场成交量估计为62,457手。

    北半球大豆临近收割季节,市场前期普遍担忧的早霜迟迟没有发生,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0天左右美豆作物区气温处于正常偏高水平,早霜发生的概率较小。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作物进度报告显示,截至9月6日美国大豆作物优良率为68%,较前一周下降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57%;作物落叶率为7%,而2008年同期及过去五年平均分别为9%、18%。美豆落叶率明显低于常年水平,显示目前美豆生长进度滞后,市场对霜冻的关注仍在继续。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五(9月11日)发布新的月度供需报告,分析师平均预测的美豆产量和单产数据分别为3.256亿蒲和42.4蒲/英亩,而美国农业部8月份的预估值分别为3.199亿蒲和41.7蒲/英亩。从目前市场预期看,美国农业部在本月报告中上调相关数据的可能性较大。一旦美豆实现创纪录产量,整个豆类市场的供给环境将大幅改善,豆类期价上行的压力将更加明显。

    国内方面,上周国储进行第8次大豆拍卖,从成交的情况看,内蒙古无成交,吉林成交8,700吨,黑龙江成交2.06万吨,成交率占本次49.79万吨拍卖量的5.88%,本次大豆拍卖成交率较前几次出现较大提高。目前东北地区大豆现货稀缺,豆油和豆粕节前需求量放大带动油厂压榨利润好转。国家为避免政策打压新豆价格,前期油厂呼声很大的补贴政策看来无望,尽管目前美豆指引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油厂为把握节前市场节奏,开工意愿提升,参与国储竞价热情有所提高。美豆持续弱势带动大豆进口成本回落,本周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呈现振荡企稳走势,节前需求旺盛是现货市场表现出较强抗跌性的重要原因。9-10月份国内大豆进口量减少,油厂加大远期销售,市场出现局部现货供应紧张局面,但美豆产量增加导致的宽松供应局面仍是现货上涨的阻力。国内养殖市场有序恢复,猪肉价格连续处于回升走势,节前有望继续稳中有升。生猪盈利水平普遍好转,肉鸡和鸡蛋价格延续偏强走势,北方玉米作物区旱情严重带动玉米价格上扬,国储玉米拍卖成交火爆,有望带动其他饲料价格上行。整体来看,豆粕现货市场在节前的振荡偏强局面仍有望延续。

    综合来看,美豆在月度报告前持续低位徘徊,增产压力令主力合约仍在测试900美分的支撑力度。国内豆类市场利多匮乏,国储抛压不减,连豆持续低位振荡等待指引。尽管市场对报告存有利空预期,但目前整体复苏的经济环境和弱势美元以及工业品振荡偏强走势仍会对豆类形成较强支撑,建议投资者关注市场对于美国农业部新月度报告的反应,前期豆粕空单要注意止盈。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