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9-09-14
     近期,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呈现整体窄幅波动的行情,外盘在基本面消息匮乏以及USDA公布月度供需报告出台的前夕延续横盘振荡,也未能给国内市场起到支撑作用。总体来看,近期国内外市场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奠定了当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在节前仍将弱势运行为主,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国内豆粕现货市场

    近月,预期到港的进口大豆数量明显下降,再加上油脂节前备货基本完成、消化节奏再度放慢,因而进入9月份之后,沿海工厂停机检修的数量不断增加,也使得原本就在执行合同的工厂的豆粕现货供应更显紧张,也带动一部分饲料养殖企业和经销商的备货行为;但来自美国新季大豆丰产的预期以及相对偏低的远期到港成本价格,使得国内市场各方对于豆粕现货的后期走势并不乐观。

    按照9月10日夜盘CBOT大豆主力合约期价来计算,11月之后数个交割月的美豆到港完税成本价格为3600元/吨-3620元/吨,以远期毛豆油价格来折算,远期豆粕估算成本仅在3050元/吨以下,与目前国内沿海工厂的现货报价价差高达350元/吨,这是造成市场各方对豆粕后期走势看弱的依据之一。不过由于当前国内外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因而终端整体入市仍显谨慎。

    从养殖周期来看,每年9月份是国内养殖业尤其是禽类养殖的季节性补栏旺季,此时的生猪存栏中猪比例已有所上升,因此9月份的饲料需求开始趋旺,豆粕消费也稳步增加。而从目前油脂与豆粕的供应来看,由于8-9月份进口大豆数量快速下降,近期沿海港口大豆库存明显下滑,部分油厂开始有计划的停机,油厂豆粕与豆油的产出量同时下降。但7-8月份以来豆油与棕榈油的直接进口却快速增加,港口油脂库存居高不下,这导致国内沿海油厂豆粕的销售压力相对油脂而言并不大,而豆油胀库却频频发生。

    国际大豆期货市场

    近期美国大豆产区天气仍良好,作物生长稳定,丰收在望。美国农业部在九月份供需报告中预计今年大豆单产为42.3蒲式耳,高于上月预测的41.7蒲式耳,与市场预期相一致。

    政府还预计大豆产量为32.45亿蒲式耳,相比之下,市场预测为32.5亿蒲式耳,上月为31.99亿蒲式耳,美豆继续弱势运行,9月11日CBOT大豆下跌10美分到23.50美分不等,其中11月合约下跌23.50美分,报收903美分/蒲式耳。

    外部市场方面,美元指数持续下跌,因投资者继续转向风险偏高品种投资,美国股市则走高,经济复苏迹象给投资者信心支撑。

    原油期价亦震荡上扬,外部市场交投气氛偏多,对美豆期价有些许支撑,限制美豆主力合约的回调空间。预计CBOT大豆期价将维持盘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