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一阶段行情走向,我们认为继续向下调整的空间不大,未来仍将再次反弹向上,延续高位区间振荡走势,主要分析如下:
美豆丰产预期的利空影响接近尾声,年度结转库存降低预期再次受到关注
目前业内分析师对美国2009/2010年度大豆产量的最新预测是:总产量31.86亿-33.09亿蒲式耳(平均值32.56)、单产41.5亿-43.1蒲式耳/英亩(平均值42.4),高于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的31.99亿蒲式耳和41.7蒲式耳,更高于上年度的29.59亿蒲式耳和39.6蒲式耳。由于播种期延迟,收获期间的天气影响尚不能完全排除,最终的实际产量可能低于预期值,实际上CBOT黄豆已经对产量增加的利空预期有了相应的调整反应,未来继续深幅调整的可能性明显降低。
目前市场对美国大豆年度结转库存的最新预测是0.8亿蒲-1.1亿蒲式耳(平均1.02),低于8月报告的1.1亿蒲式耳,明显低于上年度的2.05亿蒲式耳。
国产豆产量下降已成定局,季节性供应压力难以持续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9月份粮油市场供需状况报告,2009年中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为880万公顷,较上年的913万公顷减少33万公顷,减幅为3.6%;预计2009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450万吨,较上年的1555万吨减少105万吨,减幅为6.7%。
另外,8月、9月份国内玉米产区受到严重干旱影响,据中国玉米网的测算,今年玉米产量可能减产1800万吨。而玉米大幅减产将支持饲料原料价格走高,进而对粕类价格构成支持。
国储豆起拍价难有实质调整,政策补贴传言难以兑现
截止到9月9日,国家临时收储大豆累计卖出7万吨,与500余万吨的总量相比,相距甚远。为了解决国家收储大豆滞销的难题,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多次呼吁有关部门给以补贴,加工企业每加工1吨国家收储大豆,国家给予200元左右的补贴,进而拉平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价差,使国产大豆重返市场。但是在最佳时间窗口错过后,补贴国产大豆的建议已经变得不合时宜。第一批新大豆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即将上市,如果这时候补贴国产大豆,让国产大豆大量进入市场,使市场供应猛增,大豆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压力很大,加工企业也没有好处。
根据现实情况,国家临储豆拍储政策维持不变的可能较大,500万吨大豆的最终出路有待于现货价格的继续回稳走高,直至实现顺价销售,这样,庞大的临储豆的压力才能得以顺利消化。
季节性消费高峰期较长,现货消费支持力度仍旧较强
从连续8次的临储豆拍卖成交情况来看,成交量从0到小量成交再到后期的逐步增加,表明消费需求在回暖,买方节前备货意图较为明显。预期在新豆大量上市前,拍卖成交量仍有较大增加的可能。
据有关部门监测,7月份以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零售价持续小幅攀升,8月份底猪粮比价达到了6.66:1,连续第七周回升,全国47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分别为18.09、15.7元/公斤;仔猪与白条肉比价为1.15,连续第二周回升。此外,禽类肉蛋也出现销量回升、价格走高的喜人局面。整体来看,8月份从调查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饲料、养殖业9月份仍可能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在国庆、中秋双节过后,还有元旦、春节,较长的季节性消费高峰期将对饲料现货及食用油构成较强的需求支持。
美元贬值趋势仍在继续,CRB指数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自3月份反弹见顶以来,美元指数一直处于持续走软状态,近期非美地区经济快速复苏加大了市场对这些地区的投资信心,投资美元的避险需求大为降低,这使得美元更显疲弱,当前美元指数已跌一年来新低。
上周末在伦敦召开的G20会议上,与会各方表示仍要维持经济刺激措施,也增强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美国和欧洲公布的经济指标普遍向好,鼓舞了金融市场的人气,近两日欧洲股市出现普遍上涨行情,与此同时商品市场也整体走强。随着美元疲软和经济恢复,CRB指数将继续振荡走高。
技术性分析
从技术图形来看,CBOT黄豆11月合约880美分一线支撑较强,短期内应难以突破,中线维持900-1000区间振荡的可能较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豆市场仍将维持高位区间振荡,操作上给出如下操作建议:
大豆:在3600以下建仓做多,3700以上可以逐步兑现赢利,仓位控制在30%以下。止损:某交易日收盘结束前5分钟有效跌破3550以下。
豆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可在2750—2800区间建仓做多豆粕,止损为收盘突破2720。
豆油:随着美元指数走软及世界经济恢复,原油再度走强并突破75-76美元的可能性加大,豆油获得跟涨动力的可能也在加大,中长线可以战略性滚动建仓做多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