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后期偏紧
国际大豆市场总体整体比较平稳。8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总体符合市场预期,但包括新作大豆单产、总产量以及期末库存较7月份都有所下调。其中,旧作期末库存仍维持1.1亿蒲式耳,为1976/1977年度以来最低的库存水平。相比7月份预测值,新作大豆总供给量调低了6000万蒲式耳,期末库存调低了4000万蒲式耳。而从美国大豆的生长状况来看,当前生长出现延迟,伊利诺斯州、印第安纳州、密执安州、密苏里州、威斯康星州等五个州的大豆结荚率明显低于五年平均水平,如果9月中旬出现早霜便会给市场带来多头炒作题材。
同时美国大豆压榨协会8月14日公布的大豆压榨报告显示,7月豆油产量为1394372千磅,较6月的1530366千磅减少了135992千磅,豆油库存量为2872432千磅。关于另一大油料作物油菜籽,USDA预计其2009/2010年度全球产量将减少275万吨,其中正在种植中的加拿大预计减产20%,欧盟预计减产3%,乌克兰预计减产幅度最大,为34.5%。另外,全球2009/2010年度油菜籽期末库存预计将较上年度减少162万吨。这显然无益于全球油脂油料市场的供应恢复。
国内方面,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份预测,2009年中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为920万公顷,较上年的955万公顷减少35万公顷,减幅为3.7%。预计2009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500万吨,较上年1550万吨减少50万吨,减幅3.2%,这必然也导致后期豆油供应的减少。
库存方面,截至8月31日国内大豆港口库存为380.8万吨,比上个月结转库存4339810吨已有一定幅度的降低。根据以往经验,当大豆港口库存达400万吨就会对我们的豆类市场形成不小的压力,今年我们必须考虑国家收储的500万吨大豆,也就说我们这500万吨缺口要靠进口来补上。商务部最新预测8月大豆进口量为239万吨,9月为211万吨,远低于7月份的439万吨。另外,近期由于进口大豆到港的不连续性导致广东油厂停机数量增加。据了解,大多油厂停机时间将到9月第一周结束,一些油厂9月中旬后仍会停机,这将造成南方油厂出现短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因此,后期供给还是存在不确定性的。
国储拍卖表态度
在2008/2009年度国家收储的725万吨大豆中,150万吨大豆为储备豆,而575万吨大豆则为临时储备豆,无论从保持大豆品质来说,还是从节省财政开支的角度来考虑,临时收储大豆短期内还将重新流入市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临时储备大豆3750元/吨销售底价没有价格优势是成交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新季大豆上市期逐渐临近,没有十足的盈利把握,多数油厂不愿近期采购大豆,而是等待新大豆上市之后以较低的价格收购,这也是临储大豆销售成交率不高的一个原因。
然而临储大豆降价销售的可能性极低,因为这违背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的初衷。如果采取补贴油厂转化为豆油库存的方式,将给本已沉重的国内油脂库存再添重压。国家还是希望由市场来消化这批临储大豆,减少进口。
在研究七次大豆拍卖的成交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大豆拍卖有成交后,期货价格便以上涨相呼应,8月13日大豆、豆油出现近期高点,之后的拍卖成交率提高。由此可见,国家和市场都希望大豆价格出现普遍上涨,也只有价格上涨,才能突破收储困局,实现国家和市场的双赢。可以说,在未来国储大豆拍卖之路上,豆油还有一定上行空间;而国储大豆大量成交之时,也就意味着市场对当前价格认可度提高,进而对豆油价格形成压力。
“双节”刺激需求
由于豆油生产需求具有一定季节规律,8、9月份正值我国夏季,豆油消费较少,加之棕榈油的替代作用更使豆油消费低迷。入秋以后节日较多,且较为集中,特别是春节前后豆油价格的变化较为剧烈,通常表现出季节性强势。
每年重要节假日之前,国内食品消费市场都会呈现阶段性增长,目前棕榈油正处于季节性消费增长周期之中,国际商品市场也并未出现转势信号,因此各地精炼厂、贸易商对库存棕榈油产品的降价意愿显然有限,交易商的采购意愿较高。菜油方面,随着国储收购以及油厂代收加工的进程加快,菜油定价权逐步集中掌握在压榨企业手中,节前挺价销售意愿较为强烈,后市难有较大下调空间。除此之外,今年国庆和中秋假期较往年延长,并且恰逢建国60周年大庆,今年双节的食品消费增长将非常明显,所以节前食品加工企业备货以及居民对小包装油品会出现一段时期的集中放量,这将有助于油脂市场价格提升。
结论
操作上,国庆之前,宜采取区间操作思路,波段性高抛低吸;而对于未来中长期行情,结合宏观面向好,以及油脂本身基本面市场,建议采取逢低建多的操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