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上涨1%,受大豆期货涨势激励,而小麦期货则受全球供应充裕打压,涨幅受限。
周一,亚洲股市上涨逾2%,受好于预期的美国房屋数据提振。
上周,美国农业部确认,中国累计采购896,000吨大豆,或15艘大豆船货,将于9月前交货。中国为全球大豆最大买家。
过去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采购大量的大豆,但是今年南美洲遭遇罕见的干旱天气,致使大豆产量大幅减少。
截至0348 GMT,9月大豆期货电子盘上涨2.5%,报每蒲式耳10.49美元,9月玉米期货电子盘上涨1%,报每蒲式耳3.25美元。9月小麦期货电子盘上涨0.8%,报每蒲式耳4.64 美元。
Bell Commodities的分析师Ben Barber称,“需要关注的是美元走势,美元走软推动基金买盘商品期货,特别是大豆期货。”
“大豆需求强劲,因为人们开始担心凉爽的天气。”
天气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将迎来较凉爽的天气,交易商密切关注任何早期霜冻的迹象,因其将影响大豆结荚期生长。
直至今夏,美国作物天气非常理想,提振作物产量巨大的预期。
DTN Meteorlogix的气象学家称,“周三和周四,美国中部地区将干燥或少量大范围零星雷阵雨。”“周三,北部地区气温将接近正常水平,南部地区气温将超过正常水平。周四和周五,北部地区气温将接近正常水平,南部地区将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
大连大豆期货周一上涨约2%,受CBOT大豆涨势激励。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周一在参加一个会议的间隙称,目前中国大豆主产区--东北地区旱情严重,但今年霜冻时间较晚和未来一个月料出现的降水将缓解农作物减产风险。
尽管农作物考察团预估美国大豆和玉米产量巨大,大豆期货价格仍走强。
该农作物考察团在美国7个主产州的逾2,000个地块进行考察。
原油期货在电子盘中上涨至每桶74美元上方,接近10个月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