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8月24日豆粕午评:市场坚挺支撑 大连豆粕大幅收高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8-24  
     大连豆粕期货8月24日早盘高开,随后小幅震荡,盘终大幅收高。部分合约缩量增仓,收阴线,主力M1005合约,开盘价2,916元/吨,收盘价2,909元/吨,上涨76元/吨,最高价2,926元/吨,最低价2,895元/吨,成交量966,898手,持仓量1,112,392手。

    期货市场上,大连豆粕期货24日早盘高开震荡。国内豆粕现货走势坚挺对期货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但从形态上看,大连豆粕上方仍面临压力,预计短期内仍将偏向震荡走势。

    外盘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市场8月21日收盘上涨,主要原因是邻池大豆飙升。截至收盘,CBOT豆粕上涨2.10美元到7.60美元不等,其中9月合约上涨6.10美元,报收333美元/短吨;12月合约上涨6.60美元,报收290美元/短吨;1月合约上涨5.80美元,报收287.60美元/短吨。分析师称,12月豆粕合约创下了8月13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邻池大豆飙升,外围市场走强,提振了豆粕市场人气。商品基金买入了1,000手合约。

    产区方面,目前正处北半球大豆生长关键时期,天气状况及作物生长情况备受市场关注。上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作物进度报告显示,截至8月16日美国大豆作物生长优良率为66%,较前一周(截至8月9日一周)持平,但高于2008年同期62%的水平;大豆作物结荚率为72%,低于2008年同期73%及过去五年同期平均85%的进度。 目前美豆作物区天气条件适宜,美豆整体长势良好,美豆产量增加成为压制美豆盘面上行的重要因素,但生长进度较常年滞后7-10天左右,可能为9月中旬的早霜炒作预留空间。

    国内方面,国内产区天气条件仍不理想,7月下旬的高温天气导致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受旱面积明显扩大,局部地区大田作物成片枯死,大豆减产明显。尽管主产区黑龙江受旱情况相对较轻,本周大范围降雨基本缓解旱情,但随之而来的低温天气更加不利于大豆后期生长,并使早霜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上周国储进行第5次大豆拍卖,受国内外豆类期货市场弱势影响,本次拍卖成交率较上次明显萎缩,除黑龙江中储粮讷河直属库成交362吨(成交率0.12%)外,其他各地均无成交。近期国内外豆类市场快速回落行情直接体现在本次大豆拍卖结果中,市场环境趋弱,用豆企业对大豆后市缺乏信心是导致成交率萎缩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国储大豆无法有效回流市场,国内豆类市场所面临的压力就无法有效化解。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在周初跟随美豆大幅回落,由于受养殖业需求支撑,豆粕现货价格抗跌性仍然较强。

    截止上周末,各地豆粕现货报价运行在3,350元/吨-3,500元/吨,美豆增产预期强烈,尚未脱离弱势,国内大豆抛储成交低迷,新豆上市压力日渐显现,市场各方对后市仍存分歧,中间商观望气氛浓厚。远期大豆进口成本快速下降,油厂面临降价压力,部分油厂采取停工消化库存。国内养殖市场有序恢复,终端需求走好,各地猪价维持高位运行,生猪盈利水平普遍好转。肉鸡和鸡蛋价格延续偏强走势,国内双节因素有望刺激养殖品终端需求保持旺盛。在国内外期货市场弱势格局下养殖业整体好转会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

    另据大连商品交易所网站8月24日消息,从8月24日起,大连豆粕0909合约投机买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25%;投机卖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25%;保值买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25%;保值卖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25%。

    综合来看,美豆增产预期压制期价上行,缺少利多提振的美豆正脱离周边市场仍处弱势振荡格局。国内商品市场与A股联动,豆类整体仍未走出弱势格局。投资者可关注美元走势及美豆产区天气变化,对于豆粕期货继续保持振荡思路或暂时离场观望为宜。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