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东北大豆产量增减难挡全球供应压力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8-24  
     东北地区持续干旱让市场产生作物可能减产的预期,但我们认为此因素难以成为影响价格的主导因素,对产量以及下半年价格整体走势的影响有限,可能仅限于短期的心理影响因素和商品市场技术性反弹的借口。

    东北大豆产量增减难挡全球供应压力

    此次大旱令东北大豆产区降雨量较往年较少80-90%,对于关键的8月灌浆期来说,确实将对单产影响的可能性较大。若是往年,那么大豆必有一波轰轰烈烈的涨势,但是今年这则天气市却难以形成炒作,关键在于全球大豆供应今年达到一个新的顶点2.43亿吨,同比增加了3300万吨,这一供应压力并不是中国的单产下降所能抵消的。根据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我国09/10年度的大豆产量达1500万吨,即使单产出现10%的大幅下降,那么降幅也仅为150万吨,与全球供应的增加不相匹配,并且直到目前为止单产出现这种程度的下降的可能性还很小。

    从干旱时间上看,干旱开始加重的时间正好在美国农业部发布8月供需报告之后,报告数据对美国大豆产量调降160万吨,稍逊于市场的预期,市场对产量下调的预期落空,再加上美国天气持续良好,天气市炒作告一段落,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下。中国的减产预期远小于美农业部的调降数量,且时间段正处于美豆和其他商品整体下滑的趋势中,难以发挥作用。从另一方面看,前期即使是农业部数据预期和天气市双重因素炒作下,美豆依然无法有效冲破1050美分,中国的干旱预期更难以达到这个强度。

    同时,中国抛储价格仍然给市场带来阴影,再加上200元补贴200万吨大豆的政策传闻给大豆市场以严厉打击,令连豆主力合约迅速下调至3600元附近以消化此利空消息。临储大豆800万吨的潜在供应量足以应付干旱的潜在影响,如果大豆因干旱而炒作那么临储豆就会顺利流出,完全填补任何幅度减产的可能性,因此大豆很难在近期冲破名义抛储价3750元/吨。而补贴后的成本3550元也将隐约牵制着大豆期货价格。

    笔者认为,近期大豆期价触碰到今年上半年以来形成的上升通道底部3600元附近以后,技术性反弹已经开始,这也是临储豆实际上没有真正流出所带来的反弹空间,但这一空间的上限依然是3750元/吨,而一旦补贴政策正式公布以后,则未来期价仍然会有回落至3600元/吨的可能,因此近期大豆价格将先扬后抑,中期保持震荡格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