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豆粕主力周线图分析,从形态上可以有两种判断:第一种为,目前豆粕期价位于08年7月以来所形成的大三角形下沿;第二种则为,当前期价位于08年12月以来上行通道下沿。
虽然两个判断中,当前豆粕期价均位于下沿处,但这两个下沿却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两种后市。若按第一种情况理解,则后市将偏弱对待;但由于目前价格已经运行到三角形顶端,后市能激发出的动能有限。第二种情况,也是本人比较认可的情况,那就是豆粕仍将维持在前期上升通道中运行,期价受到通道下方支撑后将继续上行,但上方3080一线压力将会较大。
那么当前基本面上是否有支撑笔者判断的依据呢?
一、养殖需求支撑豆粕期价。
根据发改委网站8月初的一篇关于生猪价格的报道可得,从7月29日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场价格为每公斤11.23元,比上月底上涨9%,比预案启动时(5月12日)上涨15.8%,连续8周小幅上涨。其中猪粮比价为6.31∶1,比上月底上涨3%,比预案启动时上涨6.7%,连续6周保持在盈亏平衡点以上。
因此,当前猪粮比价较高,说明养殖利润逐步转好,从而在豆粕的饲料基本用途上,为后期提供看涨支撑。而在猪肉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肉鸡和鸡蛋价格也呈现出偏强走势,养殖主体存栏及补栏热情也随之向好。外加中秋、国庆即将临近,节日消费有望进一步带动市场对肉蛋禽等农副产品的需求,从而支持豆粕价格上行。
二、上游大豆存在利多因素。
在8月12日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中,USDA将美豆亩产下调0.9蒲式耳/英亩,从而产量下调了166万吨。与此同时,中国大豆的亩产也下调约0.3蒲式耳/亩,总产量预估下降20万吨左右。而对于南美则暂时维持原来预计。从发布时点来讲,该事件将利多市场。但由于当前北美天气适宜大豆生长,令期价承压。
正如万物都有其对立面一样,当前的低温虽然有助于大豆生长,但低温同样会令美豆生长慢于同期水平,从而为后期大豆遭受早霜而提前结束灌浆埋下伏笔。
而国内从7月开始的北方旱情,更加直接得为市场注入看多动力。7月份以来,我国东北大部分地降水偏少,尤其是7月下旬以,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普遍偏少5—9成,部分地基本无有效降水程,加上高温天气多,土壤失墒快,致宁西部、吉林中西部、蒙古东中南部、黑龙江西南部等地旱情露头并迅速发展。由于正值东北地区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旱情的迅猛发展将对秋粮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当前及后期天气的变化,将给北半球大豆供应量带来不确定性,从而也为市场炒作提供了较好的题材。
三、国内经济发展利多关联消费。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旅游、餐饮等需求也逐步恢复。该点必将带动肉禽等相关消费,从而提高饲料类豆粕需求。
而国内,由于政府调控得当,救市政策及时到位,国内经济较好发展,其中住宿餐饮一直保持较好增长。例如,从2009年初,全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以月度同比17%左右的速度增长。该些消费的增加,必将间接利多豆粕需求。另外,从历史数据可得,每年9月开始,国内的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会有一个环比的快速增加,从而又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豆粕的使用量。
四、其他利多因素。
另外,如今年我国豆粕的大量出口,当前部分油产的停工检修,以及国家对豆农的保护政策等都将在后期一定程度上利多豆粕。
五、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判断豆粕在本周进行完下行调整后,后期将在自身及周边利多因素带动下再度上行。从运行区间看,2750元/吨左右的支撑将会较强劲;若能站稳上行,则上方3080元/吨左右会产生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