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气农情 » 正文

2009年夏季黑龙江大豆产区考察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8-17  
       考察时间: 2009 年7 月5 日——7 月10 日

  考察线路: 哈尔滨——拜泉——克东——北安——海伦——绥化——鹤岗——绥滨——富锦——集贤——哈尔滨

  主要结论:

  1、黑龙江地区09/10 年度大豆种植面积

  大豆在黑龙江地区主要种植在第二、第三积温带,第一、第二积温带生长期在125 天以上,旱田作物基本以玉米为主。只有在第三积温带生长期在115 天左右,旱田作物才会出现大豆和玉米的轮换。本次考察地区中北线的宝泉岭农场和佳木斯附近县市等温暖地区有相当部分改种玉米,大部分地区均继续种植大豆。总体而言,种植面积较08 年下降8%——10%。

  2、前期灾害性天气情况影响大豆长势

  大豆播种后,5 月份干旱天气导致大豆出苗不齐、播种期延迟;进入6 月份黑龙江各地又持续降雨,产区直接由旱转涝,长期的低温多雨使进入苗期的作物植株弱小;部分地区还出现虫灾及冰雹等自然灾害,导致黄苗、死苗现象突出。总体而言,截至7 月初,由于五月干旱以及六月的低温多雨使今年大豆发育期比常年偏晚10-15 天。

  3、国储大豆收购政策分析

  2008 年国家以1.85 元/斤的价格四次实施国家收储,总量达到725 万吨,约占去年总产量三分之一。综合调研实际情况,我们预计新豆上市前国家不会大规模抛储;新豆上市后,国家收储前提条件依然存在;收购价格预计不会大幅降低。

  4、后期影响产量因素

  进入8 月份天气因素是影响今年大豆单产的关键因素,如果光照充足,天气晴好,那么前期涝灾对大豆影响大幅减小。但是假如产区天气仍以阴雨天气为主,那么今年大豆减产将成为必然,而且产量将会大幅减少。

  随着2009 年东北大豆进入生长关键时期,由于东北地区持续降雨,近期市场对今年大豆减 产预期与日俱增。就国内市场极度关注的2009 年度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预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和后期国储抛售政策三个方面的热点问题,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服务与发展总部特组织江、浙、沪三地会员单位研究人员组成考察团,针对上述问题于7 月5 日—10 日赶赴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展开大范围的考察调研,以下是这次考察情况总结。

  一、09 年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

  考察路线经过黑龙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积温带。由第一积温带至第五积温带,无霜期天数逐渐缩短,生长期逐渐缩短,积温逐渐降低,大豆品种由晚熟品种逐渐过渡到早熟品种,单产逐渐降低。

  目前第一和第二积温带生长期在125 天以上,旱田作物基本以玉米为主,只少量种植大豆。

  而第四和第五积温带生长期不足100 天,只能种植早熟大豆,玉米难以种植。只有在第三积温带生长期在115 天左右,旱田作物才会出现大豆和玉米的轮换。所以黑龙江省大豆和玉米面积变化的地区主要在第三积温带。

  此次考察我们经过的海伦、绥化、鹤岗、宝泉岭管局、富锦、集贤等县市和农场很多土地集中在第三积温带,但是出现大豆面积减少的地区仅仅是在宝泉岭地区的部分农场和佳木斯附近的部分地区。其中面积减少最多的是佳木斯地区,面积减少120 万亩,减幅达到11.9%,其次是哈尔滨地区与农垦地区,面积分别减少84.6 万亩与79.8 万亩。原因是这两个地区玉米收储企业增加。本年度玉米的种植效益明显好于大豆,但是黑龙江第三积温带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以大豆种植为主,其无法大面积改种玉米的原因来自销售环节。

  限制大豆大面积改种的原因分析:

  1、大部分农民囤积大豆在家中等待粮食贸易商上门收购,只要愿意出售,大豆很难出现积

  压的现象。而在大豆种植区域,如果改种玉米,农民将要面临玉米收获后,自己寻找销售途径的难题。

  2、绝大部分农民需要承包大量土地进行耕种,为了解决重茬和保证产量,需要大量施肥和  喷洒农药,土地中农药残留非常严重,土地伤害严重,难以改种玉米和水稻。

  3、农民多年养成的种植习惯不宜改变,特别是大豆和玉米的种植、田间管理、农药和施肥  过程并不相同,前期播种和后期收割所使用的农机设备也不相同。而且在种植成本上,玉米种植成本明显高于大豆,所以拥有大面积种植耕地的农民不会轻易改变种植习惯。

  表一: 黑龙江地区08/09年大豆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情况比较

总面积(万亩)
亩产(公斤)
总产量(万吨)
09年
6841.9
121
827
08年
7455
131
980
增减量
-613.1
-10
-153
环比增减
-8.80%
-8%
-15.50%

  二、大豆播种以来天气对大豆单产预期影响

  今年大豆播种期干旱,大豆出苗率偏低。进入5 月份黑龙江干旱使部分地区大豆播种受阻,导致播期延迟;部分地区播后因干旱时间长,已播作物出苗不齐;进入苗期的作物植株弱小,苗情较差。生长期后低温多雨,部分的洼地由于长期被水浸泡,豆苗已经腐烂,导致部分洼地大豆今年绝收,但是延误生长。考察团从哈尔滨出发沿途考察众多产区,农民普遍反映目前今年大豆长势明显不如往年,由于五月干旱以及六月的低温多雨使得今年大豆发育期比常年偏晚10-15天。

  表二:黑龙江种植气象情况(2009 年5 月-6 月

  
5 月上旬
5 月中旬
5月下旬
6 月上旬
6 月中旬
6月下旬
偏涝
2
24
37
重旱
6
14
35
10
轻旱
29
42
39
29
6
正常
42
23
5
40
49
42
  比如我们考察的大豆主产地区之一的海伦市拥有“中国大豆之乡”的美誉。高油高蛋白“双高大豆”名气很响,大豆清选后的芽豆更是畅销全国。海伦市拥有农业种植面积700 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170 万亩,同去年相比,减少了10%左右的种植面积。自今年5 月份以来灾害性天气不断。今年的灾情特点是:灾害类型多,间隔时间短,持续时间长。先后遇到了旱灾、虫灾、洪灾、雹灾。全市受灾面积大概在60—70 万亩间,5 月底到6 月底的持续降雨更是海伦历史上40 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降雨量达380mm,是往年整年降雨量的80%。粗略估计约有10 万亩农田浸泡在洪涝打水中,后期收成基本无望。其中,大豆受灾面积绝对数值并不大,主要是洼地中的大豆受到洪涝的威胁,而洼地的大豆种植面积只有总种植面积的10%上下,因此,后期如果有良好的天气条件,这场洪涝灾害对于今年大豆产量的影响不是太大。

   表三:2009 年黑龙江部分地区大豆生长情况

  整体而言,目前黑龙江地区阴雨连绵,温度偏低,大豆生长所需要积温明显不足,6 月下旬温度普遍偏低,旬中旬温度14.2-20.8 摄氏度,大庆大部、哈尔滨西部、肇东、牡丹江、东宁、泰来温度超过20 摄氏度,其他大部分地区低于20 摄氏度。与历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农区温度偏低3-5 摄氏度。

  三、国储大豆政策分析

  去年10 月到今年6 月,国家先后四次宣布在东北实施大豆国家收储,以每斤1.85 元的价格收购大豆,总量达到725 万吨,其中在黑龙江的指标为558 万吨,据中国大豆网介绍,实际收购量为510 吨,共完成收储计划的91%。国家政策性收储基本得到落实。

地区 株高CM 叶片数 根系
拜泉 30-40 5-6 层 10-13CM
北安 14-24 4-5 层 10-13CM
海北示范田 28 7 层 15CM
海伦 14-22 4-5 层 10CM
江滨农场 27-38 5-8 层 13-17 CM
集贤 38 8 层 17 CM

  注:09 年亩产、总产量数据为截至今年7 月份的预测数值

  1、国储在新豆上市前是否会大规模抛售

  针对这个问题,本次考察的答案是国储很难在新豆上市前大量抛售。

  一是国储收购价格明显高于目前市场收购价格,贸易商和加工商不会接受,目前富锦某油厂收购价格在1.75 元/斤,较国家收储价1.85 左右尚有0.1 元差距,而且这个价格也只是能基本满足企业的加工成本,补偿折旧,在集贤调研期间发现,集贤具有较大加工能力的13 家油脂工厂,现在只有两家正常开工经营,其他要么停产,要么只使用了小部分加工能力。除了原料缺口外,油脂工厂主要还是寄希望于新豆上市,新豆质量提高,收购价格也下降以弥补下游市场各品种疲软的行情。即使补贴100 元仍然不具有优势。国储抛售的选择可采取的方式有多种:或者大幅度压低价格但无法实现顺价销售,或者大额补贴后销售给加工企业。在集贤县调研期间听闻,国家将每吨补贴100 元把30 万吨大豆销售给当地大型加工企业,但该消息并没有得到确认。

  二是目前距离本年度新豆上市只有60 天左右时间,国储如果抛售这部分大豆,需要大量外运,而黑龙江省60 天的运力平均在200 万吨以内,难以完成所有大豆的抛售。

  三是新豆上市之前的短暂时间大量抛售,将会打压市场价格,损害豆农收益,更会对新年度的收储产生不利影响。

  2、今年新豆上市是否还继续收储

  通过跟产区的贸易商、农民以及相关专家的交流,结合考察团的分析,我们认为新年度大豆会继续收储,但是收储方式可能调整。国家保护农民的政策不会改变。上一年度收储政策制定的前提依然存在。产区专家推断国家继续收储基本确立。总结今年的收储,新年度的收储方式可能会有所调整,以达到收储效果。据哈尔滨大豆专家分析,新年度大豆收储的时间可能会提前,收储结束的时间也将比今年早。

  3、今年收购价格分析

  如果今年国家继续执行收储政策,那么预计今年的收购价格不会在去年基础上大幅降低,原因是相比往年平均1.4-1.55 元/亩的种植成本。今年种植成本略有下降,主要是化肥、种子成本确实有所下降,但是,燃油费用有所上升,而且今年出现的涝灾,后期豆农补种产生额外一笔费用,因此,今年种植总成本下降不大。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很可能会提高收购价格。另外,考虑到如果后期天气影响较大,新豆质量、产量和价格都将受到考验。

   表四:黑龙江地区大豆平均种植成本

项目
单位:元/亩
租地费用
230
化肥费用
56
柴油费用
18
机耕费用
50
人工费用
50
种子费用
25
收割费用
20
补贴
70
总支出
369 左右

  如果以按照亩产270 斤来估算,一斤实质成本为1.4 元左右。据当地农民反映,09/10 年度大豆种植成本低于去年,主要原因是由于化肥费用降低,租地费用小幅降低,降低比例不大,单亩地成本大约为360 元左右,如果以270 斤亩产来计算,新年度大豆种植成本维持在1.3 元/斤。

  四、后期关注因素

  7月下旬以及8月份是开花结荚和鼓粒期,是大豆生长,影响最终单产量的关键时期。豆荚  的生长是先增长,再增宽,最后增厚。开花结荚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的时期,是需要水分和养料最多的时期,同时需要充足的光照。目前制约大豆后期产量的重要指标是单产量,而单产量的决定因素仍然是天气情况。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后期东北地区天气转好,光照充足,风力能够达到4 级以上,黑龙江大豆产量很可能减产幅度很少;如果后期东北天气仍然以阴雨天气为主,大豆光照不足,洼地大豆根系发生霉烂,那么今年大豆减产将成为必然,而且产量将会大幅减少。

  综上所述,本次考察围绕种植面积、天气和国储政策三个议题展开考察和调研。在种植面积方面,预计黑龙江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减少8%左右,因天气灾害造成本年度该区域大豆减产在10%左右;国储收购大豆在新豆上市前大规模抛储的可能性不大,但补贴给油脂加工厂以保证市场供给的可能性存在。新年度国储收储政策、结转库存和收购价格将对国内大豆市场产生较大影响,需要进一步跟踪调查和深入分析研究;另外7 月—9 月天气因素将继续成为影响新年度大豆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

  五、展望

  从下面08/09 年度的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中可以看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除了满足国内食用以外,只有少量用于压榨,大部分压榨用豆使用进口大豆。去年我国进口大豆占我国年度消费量的70%以上,2009/2010 年度进口占比还将上涨。因此,分析我国大豆供给量除了主产区单产及种植面积外,就是美国,南美地区的单产及天气状况。近期来自USDA 的报告显示:良好的天气状况以及扩大的种植面积的结果很可能是新作大豆获得丰收,这使得明年大豆供给宽松不少。

  近期的原油走势强劲,美元指数不断走低,这些都给商品市场后期走强提供有力的支撑。

  综合调研情况,收割期前由于新作面积变化不大,前期天气灾害对国产大豆单产影响亦有限。

  国储大豆抛售政策在短期内对连豆影响就显得更为重要。国内临储大豆为保证足够库容,无论是直接销售或是补贴加工企业委托加工,都将减弱美豆进口量,7 月23 日和7 月29 日,国家在内蒙、吉林、黑龙江三地竞价销售临储大豆50 万吨,均遭到流拍。拍卖价格令市场无法接受流拍的主要原因。华东及东北地区有相当部分压榨工厂近期压榨利润已经为负值以及下游需求疲软而停机检修,等待新豆上市。加上今年美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8 月份内盘、外盘上行空间有限。

  连豆跟随外盘可能性加大。如果具有可行性的国储抛售政策尽早出台,将减弱市场库存压力,连豆有望走出近期的整理形态。

  表五:08/09年度中国大豆供求平衡表 单位:万吨

总供给
6566
总产量
1975
进口大豆
3950
期初库存
641
年度消耗量
5280
压榨用豆
4130
压榨用豆—国产
480
压榨用豆—进口大豆
3650
食用
980
种用
65
损耗
100
期末库存
1286
可用库存
436
储备库存
850
储备库存—进口
200
储备库存—国储
660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