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拍卖影响有限
上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进行了第三次大豆拍卖,竞价销售的大豆数量共计50.2万吨,其中黑龙江30万吨、内蒙古10.14万吨、吉林10.06万吨。本次竞价销售的大豆共成交0.49万吨,总成交率0.98%。其中内蒙古成交数量0.43万吨,国标三等大豆以3750元/吨的底价成交,成交率4.24%;黑龙江成交0.06万吨,国标二等大豆以3790元/吨的底价成交,成交率0.2%。虽然大豆拍卖成交量较低,但打破了此前两周销售连续流拍的惨淡局面。不过,从拍卖价格来看,目前国产大豆仍无优势。本周国储大豆拍卖继续进行,拍卖数量仍为50万吨。拍卖有成交意味着有国储大豆进入流通领域,但由于数量稀少,目前不会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近期国家对玉米加工企业进行补贴,消化国储玉米,相似措施可能会发生在大豆市场,如果采取类似措施,进入流通领域的大豆数量会明显增加,届时对市场的影响力将上升。
资金追捧热情不减
自上周以来国内证券市场出现调整走势,虽然政策层面并未出现明显调整,但由于国内通胀预期再起,对于政策调控方向可能转变的忧虑对市场心态产生不利影响,打压证券市场持续回调走势。自去年以来,政府不断注资,市场流通性充裕,资金在股市、楼市、期市之间流动。在股市、楼市面临政策调控的预期下,期货市场成为资金进驻的场所。其中,国内豆粕市场资金追捧最为热烈。7月27日,大豆1005合约持仓量仅为26.4万手,而截至8月10日收盘,该合约持仓量已经高达99.5万手,增仓73.1万手,平均日增仓7.3万手。在资金追捧下,豆粕市场结束回调走势。从周一市场表现来看,油脂市场可能成为资金新宠,尤其棕榈油市场大幅加仓,期价飙升。从市场表现来看,资金不断入驻农产品市场,市场易涨难跌。
8月份国内油脂市场进入节前备货阶段,有利于缓解油厂库存压力。另外,8月份到港大豆数量预计减少,油厂开工率可能随之下降,有利于消化库存,后期油脂市场走势相对看好。8月12日,美国农业部将公布8月份农作物供需报告,可能对大豆种植面积等数据进行调整,进而对市场走势产生影响,需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