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8月3日-7日)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价格均表现为上扬,进口大豆价格上扬100元/吨左右,而国产大豆价格上扬幅度在40元/吨左右,本周大豆价格上扬主要是受cbot大豆大幅上扬而导致的进口成本增加所致。
本周以来黑龙江及东部地区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大豆长势明显好转。目前正值黑龙江大豆开花、结荚关键时期,晴好天气对大豆加强田间管理,喷施肥料促进大豆生长及成熟大有帮助。预期短期黑龙江及东部部分地区依然持续晴好天气,对大豆生长十分有利。
本周cbot大豆表现为震荡,诸多多空因素并存,目前市场的利多因素主要是产量的不确定及目前供应的偏紧,而利空因素主要是部分分析机构认为美豆大豆将会达到创记录的9000万吨,而且把2009/10年度的全球大豆产量预测在2.53亿吨以上,大大高于本年度的2.01亿吨的水平。
本周国储继续对大豆进行拍卖,有些许的成交,成交均价在3770元/吨,成交量4300吨,市场认为这个成交量对后市影响较小。
从本周后期的市场表现看,有调整的需要,毕竟自上周的大幅上扬以来,尤其是现货市场仍没有明显的好转,这对价格构成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本周部分预测机构对美国大豆产量预计为9000万吨的创记录水平的压力下。但是从目前的总体市场气氛看,多头气氛仍然没有结束,而且从国储拍卖大豆的情况看,是对大豆价格构成支撑的最根本的因素。下周将会出台8月份的供需报告,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可能会是利多的,我们目前对大豆总体继续维持偏多的思维,但是幅度仍不好把握,因为随着价格的上扬,国储大豆对市场的供应会有所增加。会对后期供应偏紧的预期有所打压。
豆油方面
本周豆油现货价格表现为大幅上扬,幅度在300-500元/吨。市场成交开始回暖,但是贸易商同样是采取谨慎的态度。本周影响豆油价格的主要还是cbot大豆价格上扬的拉动以及石油价格再次回到70美元/桶之上给带来的支撑。在6月初的原油上至70美元,一级豆油接近8000元/吨的行情中,场外资金的助力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最近时间,资金再度涌向期货市场。从商品市场的表现来看,金融市场以及国内外的资金流动性有所增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成交量与持仓量一再刷新纪录。这虽然与央行下半继续实施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但也与国内持续良好的经济预期息息相关。
除了以上外部因素外,国内部分企业油厂因胀库压力或生产亏损,停机检修增多,而未来植物油节日需求预期良好,亦使市场受到一定提振。加之,最近马来西亚炒作棕榈油出口数据非常明显,支持了国内棕榈油市场及交易,亦使豆油市场有所跟随。另外,国储大豆拍卖屡次成交不好,市场有对后市供应偏紧的预期,对价格有利。而且因为后期是油菜籽供应将逐步减少,而且棕榈油的替代作用也会减弱,因此市场目前对豆油远期后市看好的内心还是比较强的。但是豆油经过快速大幅上扬后,短期有调整的需求。
豆粕方面
本周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总体表现为先扬后仰,但最终上扬,回顾这轮豆粕的上扬,出现了期现货同步的大幅上扬,更多的是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启动了拉动作用,而油厂的提价心理也是非常的迫切,因为前期油厂压榨处于不盈利状态。豆粕上扬的动力主要还是受到cbot大豆价格上扬及国家抛储的影响。国家抛储对价格的上扬支撑力度是比较大的,因为按照目前的进口大豆预期,8-9月份到港量是不足需求的,这样如果国储大豆不能顺利抛售,那么后期豆粕供应将会面临供应偏紧的局面,对价格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从短期看,豆粕经过大幅上扬后,终端价格基本接近了养猪能够承受的范围,而且经过了一定的备货后,如果价格继续上扬,豆粕将会明显的受到压力,因此短期有调整的可能,但是操作上仍以短多为主。
压榨利润
本周豆类价格都出现了上扬,而豆粕和豆油价格上扬的幅度要高于大豆,因此大豆压榨利润主要表现为上扬,具体表现在:
按照3700-3750元/吨的进口大豆价格计算,大连地区压榨利润比上周上升100元/吨,目前压榨利润为230元/吨;山东地区压榨盈利在230元/吨,比上周上升130元/吨;江苏地区盈利250元/吨左右,比上周上扬110元/吨,而广东地区盈利在240元/吨左右,比上周上升160元/吨,目前油厂的压榨都出现了盈利。油厂的压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而且近期油厂停机的较多,也减弱了油厂的压力。
国产大豆压榨利润同样表现为上升,只是上升的幅度比进口大豆要少。黑龙江地区压榨盈利150元/吨,比上周上升60元/吨,辽宁地区压榨出现盈利在150元/吨左右,比上周上升170元/吨,山东地区压榨利润为90,比上周上升200元/吨。目前黑龙江可供应的国产大豆也不多,更多的是等待国产的抛售政策。如果国储不抛售,本地市场对后期保持供应偏紧的预期,并很有可能支撑价格。国储大豆很可能在未来的两个月内成功销售。目前辽宁和山东没有国产大豆压榨,因此压榨利润没有什么意义。
本周后期看,豆类经过大幅上扬后短期面临着调整,但是我们认为调整的力度将会比较小,大豆供应偏紧的预期、国储高价抛售、美国大豆产量的不确定以及中国第四季度需求的不确定,都会限制跌幅,因为豆粕和豆油对价格的敏感度要高于大豆,如果调整,压榨利润可能会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