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下半年油料供应偏紧
前期,南美大豆因干旱大幅减产,直接导致2008/2009年度全球油料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局面。目前,新季油料作物上市逐渐临近,笔者认为,即使正在处于种植期中的中美大豆主产区、加拿大、欧盟、乌克兰油菜籽主产区天气良好,全球油料市场供应也仍将保持紧平衡状态。
首先,2008/2009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较2007/2008年度减少1000多万吨。即使我们假设中美主产区天气良好,2009/2010年度的新增大豆产量也仅有600多万吨。直到南美新豆上市前,大豆前期供应缺口依然存在。折粕后,2009/2010年度全球豆粕供应仅比2008/2009年度增加3.49,增幅非常有限。
其次,据USDA预期,2009/2010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会大幅减少16.67%;而目前正在种植中的2009/2010年度欧盟油菜籽产量预计将减少3.71%;乌克兰2008/2009年度油菜籽产量为290万吨,2009/2010年度预计有210万吨,减产80万吨。折粕后,这些地区2009/2010年度菜粕产量较上一年度减产9.05%。而2009/2010年度全球油菜籽期末库存预计将比2008/2009年度减少20.27%。
整体来看,预计2009/2010年度油粕的期末库存略增加2.9%,为6.72百万公吨。其中豆粕2009/2010年度的期末库存较上一年增加4.8%,为4.96百万吨。
而受南美大豆减产影响,今年9月至明年3月,阿根廷豆粕出口将大幅下降;由于本国家禽业发展,本季度巴西国内豆粕消费量首次超过出口,这种趋势很可能持续下去,对豆粕有长期利多影响。因此整个新豆的上半作物年度,全球豆粕供应将更多依靠美国和印度的豆粕出口。可是因为天气干旱,印度大豆产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总体看,2009年下半年全球豆粕市场供应偏紧,未来市场不仅会炒作美国大豆主产区天气,印度的季候风天气的变化也将成为市场炒作的另一个题材。
二、猪粮比上升,国内豆粕基本面逐步改善
自6、7月进口大豆密集到港、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后,8月大豆进口将放缓。市场预期8、9月份进口大豆不会超过600万吨,环比将大幅下降。预计中国大豆库存在7月末8月初达到峰值后出现回落,这无疑有利于缓解豆粕库存压力。而且,前段时间,由于压榨加工亏损,许多油厂陆续停工,这对豆粕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油厂压榨利润已经有所回升,不排除部分油厂开工的可能。
国储大豆方面,上周国储拍卖只成交4000多吨,只占50万吨总量的不到1%,但玉米补贴政策已下,市场生产商预期对大豆的补贴政策可能也会下发。加上目前压榨利润正在回升,未来国储大豆将会逐渐流入市场。不过,市场上缺的是食品豆,预计大部分国储豆将用来进行食品生产,但是如果拍卖数量超过200万吨,将很可能对市场产生利空压力。
需求方面,上半年由于甲型H1N1流感爆发,我国猪肉价格急剧下滑,大部分养殖户亏损严重。受此影响上半年生猪补栏有限,空栏率较高。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生猪存栏持续下跌,6月份下跌至44720万头,同时存栏母猪连续下滑,截止到6月份下跌至4830万头。生猪存栏减少是当前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而这也直接导致前期豆粕下游需求不旺。而自国家启动冻肉收储以来,我国猪价已连续8周上涨。截止目前我国猪粮比价为6.31:1,已连续6周超过盈亏平衡点。预计供应不足将继续推动猪肉价格上涨,这种形势下未来养殖户将积极补栏,带动豆粕需求增加。肉鸡和鸡蛋价格也延续偏强走势,整体看国内养殖市场正在有序恢复,终端需求逐渐改善。而由于前期贸易商和饲料养殖企业豆粕库存普遍较少,未来几周国内豆粕需求将会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笔者预期豆粕基本面将逐渐改善,有利于推动豆粕后期反弹。
三、技术分析与操作建议
上周,受宏观政策微调和国储大豆拍卖影响,豆粕率先走出调整行情。上周五以十字星收盘,站稳10日均线。而美盘周末收阳,对多头发出有利信号。预计在本周三USDA月度供需报告公布前,市场潜在支撑仍旧较强。但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将调高新豆预期产量,一旦兑现将对盘面产生一定压力。考虑到进口成本以及油厂要维护压榨利润,盘面潜在回撤空间有限,后市振荡盘整可能性较大。投资者应耐心等待盘面企稳,中期多单逢低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