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前两次的流拍之后,昨日,第三次走上拍卖席的5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终于开始流向市场。与前两次比,起拍价毫无变化,起拍量也基本相同。因为此次拍卖成交率尚不足1%,专家表示这对市场影响不大,而令人担忧的是豆油的需求增速正在放缓。
成交率不足1%
8月5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计划销售大豆50.21万吨,实际成交0.49万吨,成交率0.98%,成交均价3752元/吨。
东北三省的具体交易情况为:内蒙古计划销售10.14万吨,实际成交0.43万吨,成交率4.24%,均以3750元/吨成交;吉林省计划销售10.06万吨,全部流拍;黑龙江省计划销售30.01万吨,仅以3790元/吨成交0.06万吨二等大豆,成交率0.20%。
中华油脂网的主编郭清保表示,前两次流拍均由于起拍价远高于市场价格所致,而此次拍卖虽然起拍价未变却能微小比例的成交,主要是因为近期大豆的市场价格一直在上涨。“国储大豆起拍价为3750元/吨,而8月3日,天津港和大连港的进口大豆成本已达到每吨4,000元(585.6美元),国内市场价格也基本达到3700元/吨。”他认为,美豆的强势上涨间接促成了国储大豆的成交。
但是,他也指出,不足1%的成交量对现货市场的意义并不大;但对期货市场来说,多少是一次利空。因为国储大豆一旦流入市场,会对大豆目前的价格涨势造成压力。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大豆专家张照新认为,500多万吨的国储大豆对国内、国际市场价格都存在一定压力,但政府和企业也都明白,出于减少进口大豆需求量、减轻库存压力等原因,一旦价格走高,国储大豆必然流向市场是。因此,某一次拍卖的成交率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张照新认为,政府的政策意图已经有所调整。3750元/吨的定价已不能算是严格的“顺价”销售。算上收购成本,真正的顺价应在3900元/吨~4000元/吨。国家表现出的愿意承担一些亏损的态度,给市场价格带来更大的压力。因为即使未来市价涨到3800元/吨,甚至更高,国家依然愿意在3750元/吨起拍。
豆油需求增速放缓
郭清保表示,当前国内油、粕市场流通量都较去年有所下降,其中食用油(以豆油、棕榈油、菜油为主)减少180万吨左右,粕类降低300万吨左右。从市场需求看,油弱粕强,以豆油、棕榈油、菜油为主的食用油消费增速在大大放缓,而粕类市场需求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
“现在缺的是后期市场需求的支撑。”郭清保认为,虽然现在国内粕价较高,能够满足油厂压榨利润,但食用油需求一直未见提升,如还按以前的增速供给,就会造成需求的相对低迷。
他建议,国家可以采取与油菜籽临储一样的策略,以增加储备为目的,委托企业进行加工,满足市场粕类需求,同时回笼部分现金。
张照新分析,豆油需求主要分居民生活用油、餐饮业用油和工业等其他用油,其中受市场变化影响最小的是占需求主要部分的居民消费,而居民消费习惯的变化将使得豆油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所以,从整体来空,豆油需求仍会进一步增长,只是增速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