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国储受挫顺价销售 大豆调控政策思变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7-28  
     尽管上周的竞拍结果惨淡,中国官方还是决定本周继续执行拍卖计划。

    为缓解国有粮库巨量库存的压力,7月23日,在东北三省区竞价拍卖50万吨国储大豆,全部流标。7月21日,在东北四省区竞价拍卖200万吨国储玉米,成交率也仅有39.64%。

    据称交易惨淡的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确定的起拍价格过高。

    消息人士告诉本报,相关部门已经准备下调起拍价,以确保国储玉米和大豆出库计划如期完成。这意味着官方将打破国储粮顺价销售的原则,也是中国粮食托市收储政策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按照国家粮食局一位专家的说法,“不顺价,就谈不上托市了。”

    而来自相关部门的消息称,针对玉米大豆调控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已经在酝酿中。“这次拍卖不畅,更加大了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一位地方粮食官员表示。

    流拍

    国储大豆流拍,意味着至少在短期内,市场供应不会出现骤增。因此,结果一经公布,当天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主力1005合约以3540元/吨的价格收盘,较前一日结算价上涨4元/吨,微幅上涨。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长期来看,国内大豆市场利空远大于利多。中粮集团下属一家期货公司的分析师对本报表示,“500多万吨临储大豆早晚都是要释放到市场上的,现在来看,这个任务显得越来越紧迫。”

    事实上,多种因素限制了政府腾挪的余地:一方面,大豆不适合长期储存,储存时间愈长,政府损失愈大;另一方面,大豆加工企业面临原料紧缺的困难,急需政府储备大豆的支援。

    更重要的是,“目前正是新豆上市阶段,新一轮收储需要仓库,库容紧张之下,上一批临储大豆亟待处理。”永安期货分析师夏天说。

    也因此,官方已经决定继续将国储大豆投放市场。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上周五发布公告称,将在本周二(7月28日)和本周三分别举行临储玉米大豆竞价拍卖,拍卖的数量、地点与上周相同。

    市场最关心的起拍价格尚未公布,但是从政府到市场,业内人士的判断仍然空前一致:如果起拍价不下调,大豆竞拍仍然会惨淡收场。

    套牢国储

    在7月23日的拍卖会上,当日起拍底价按等级分别为3830元/吨、3790元/吨和3750元/吨。而加工企业则推算,只有以低于3537元的水平拿到原料,才能扭亏为盈。

    虽然有关部门确实希望将575万吨临时储备大豆以竞价拍卖的方式逐批投放市场。但它希望坚持顺价销售的原则。这是中国粮食托市收储政策最核心的原则之一,即官方按照保护价(3700元/吨)收储的大豆,必须在综合收购管理运输交易等各种成本之后,按照合理盈利的价格水平(3750元/吨)向市场投放。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