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需求——影响究竟几何
自去年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蔓延至经济实体的影响一时间使得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持非常悲观的态度,然而对于农产品而言需求的影响到底能有多大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首先我们从危机的源头美国来看需求的变化情况。从美国月度的红肉产量以及植物油的月度消费情况来看,自2008年5月以来需求放缓是较为明显的,尤其是对于植物油而言,消费放缓的步伐更大。然而从肉类的产量情况来看,当前产量的同比增幅同过去10年中的两次需求放缓所带来的产量削减幅度相当,并没有呈现更为剧烈的削减。而从植物油的消费情况来看,最为严重的时候也仅是达到历史最坏情况,当前植物油的消费已经呈现好转迹象。因此,无论是从肉类消费还是从植物油的消费情况来看,从持续时间和变化的幅度来判断的话对于全年的消费情况的削减幅度影响并没有当初预期的大。如果从豆粕和豆油两个大豆下游的消费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看,当前美国豆粕和豆油的月度同比消费量的增幅已经呈现了好转的迹象。
基于我们对消费的判断,我们认为从油籽整体的角度来看大豆消费的变化更为准确。对于全球油籽来说,我们认同USDA最新的供需预估报告当中对2008/2009年度的消费预估。USDA对2008/2009年度全球油籽的消费增速预期为0.45%,是过去10年来消费增速最差的年份。而0.45%的全球油籽年度消费同比增长率也意味着在当前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对于油籽的消费来说仅仅呈现的是较低的正增长,同包括原油、金属等在内的大宗商品相比抵御经济周期的特征较为明显,也展示了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的特征。
南美大豆减产——供应受创才是大豆市场的主旋律
其实对于全球大豆来说,对供需状况影响最为重大的是南美大豆历史性的减产,在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我们过多的将目光放在需求的变化上,而忽视了供应带来的影响。截至目前,南美产区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基本已经完成收割,USDA最新预估的南美大豆产量数据分别是巴西5700万吨、阿根廷3400万吨,同2007/2008年度相比减产的数量分别为400万吨和1220万吨。对于巴西和阿根廷来说均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减产幅度,虽然美国大豆产量增长770万吨,但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依然难以弥补南美大豆减产幅度,全球范围内2008/2009年度大豆减产幅度达到历史最大。
美国新作大豆产量——未来的市场主题
南美大豆的大幅减产主要的影响集中在对美国新作大豆的需求上。2008/2009年度南美大豆虽然减产,但截至到美国新作大豆上市前的9月1日,整个西半球的大豆库存情况大约在5000万吨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南美大豆减产的因素会对美国新作大豆产生影响,随着南美大豆的消费,市场会在2009/2010年度的上半年在新作的南美大豆未上市之前对美国大豆形成需求的增加。因此,市场对于供应的担忧更多的会体现在2009/2010年度上半年当中。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看的话,9月以后在美国新作大豆上市以后到南美新作大豆3月份上市之前的时间内,美国大豆的产量决定着整个时间段内的大豆库存情况。所以,对于美国新作大豆产量的关注将对后期的大豆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国储大豆——不能忽视的影响因素
自去年10月20日以来,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不断出台大豆收储政策,收储价格为3700元/吨,总量为725万吨,最后一批收储截至6月底。前期,由于国家收储价格远远高于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使得市场普遍担忧国家的储备大豆能否顺价销售,然而目前,随着CBOT大豆的不断飙升,进口大豆的到港成本大幅上扬,当前已经远远高出了国产大豆的价格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普遍预期国家有可能在近期释放储备大豆,在国内的期货市场上这种情况已有所反应,从我们计算的即期到港成本来算的进口大豆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大连盘面近月合约的价格水平,市场在上有国家抛储压力的情况下难以大举做多推高价格,国家抛储的预期已经在市场当中形成。
就中国抛储对于国际市场的影响来看,我们认为短期内中国大豆的进口数量会有所缩减,但从美国大豆的供需情况来看,中国大豆的抛储行为难以改变市场供需紧张的形势。笔者认为,随着美元不断贬值以及通胀预期的增强,较高的大豆价格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逆转走势。中国国储抛售对于近月合约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价格回调的幅度有限,拉低的美国旧作物库存状况将使得近月合约依然保持较为坚挺的价格区间。对于新作物合约来说,逐渐步入大豆生长期的天气状况将成为后期最为重要的主导因素,而近期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截至当前美国玉米的种植已经基本结束,即使能有玉米以及小麦的种植面积转移到大豆上,当前东西部产区的不良天气状况也将会进一步对新作物的单产形成威胁,因此,我们对新作物的产量持有谨慎的乐观态度,期待能够大幅增产是不够现实的。在策略上,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将我们对基本面的判断和当前旧作以及新作的价格位置来进行结合。我们认为即使新作的供需状况上存在忧虑,但截至目前接近1000美分/蒲式耳左右的价格显得还是太高了,进一步追高的风险较大,等待回调的买入时机是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