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三下跌15点,至3,742点,周二上涨0.62点。
该指数用以衡量初级商品如铁矿石、水泥、煤炭、化肥及农产品等运价的一个主要指标。
该指数于6月触及逾八个月高点的4,291点,自此以后走势不定。
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运价指数 (Baltic Capesize Index)周三下跌1.64%,周二称小幅上涨0.35%。
较为便宜的铁矿石进口曾激励中国需求。这导致中国港口严重拥塞,令海岬型船只供应紧张,并推动运费上涨。
船运行业官员预计近期运仍将继续波动,因港口拥堵令船只使用受限。
分析师称,船只供应过剩、全球商品需求疲软及经济滑坡均打压今年运费市场。
马施云国际会计顾问有限公司本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行业信心介于1-10的水准,小幅升至5.5,高于2月的5.4。
然而,过剩的已有和新建船只将在明年打压市场的消息成为船运业调查的忧虑。
“受调查者对这一消息的高度忧虑并不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