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苦撑了近1年的生猪产业,终于触到了温暖。这个消息虽然来的稍迟了一些,但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尽管收储的量不大,只占我国猪肉市场的一小部分,但由于它在心理上稳定了养猪户的情绪,一些地方的猪肉价格已开始回升。
不可否认冻肉收储的积极作用,但在目前看来,它的主要作用还是体现在预期上。如果生猪的供应量没有下降,收储后的猪肉迟早要放出来消费,到时猪市可能还会陷入低谷。因此,猪肉价格要真正走出“大涨大跌”的怪圈,还需要跳出猪肉来考虑猪肉的问题。
猪肉价格的暴涨暴跌,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则,我国养猪业一直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当价格上涨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地加入养猪业,直接的后果就是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而一旦价格下降,很多养殖户开始亏钱的时候,大家就开始杀掉种猪、割肉离场,从而导致新一轮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二则,养猪的管理体制政出多门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比如现在养猪农民、企业养猪,为农业部门管;生猪屠宰粗加工又归商务部门管,这样的分割不符合经济规律。多头管理导致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预警机制不健全,从而使得相关的调控政策措施滞后。
三则,长期以来对“三农”投入太少,对三农问题重视依然不够。与此相对应的是,对农村的政策也往往是缺乏连续性和前瞻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整体的思路和前瞻的考虑。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猪肉价格一旦开始上涨,就开始想办法压价,鼓励养猪;而两三年后猪肉价格下降了,又简单地采取办法让农民少养。
猪肉价格要想彻底走出大起大落的怪圈,就需要从猪肉之外求解猪肉难题,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破解这个难题。
多数人都要吃肉这个现实,决定了养猪业是个不可消失的产业,而其规模和利润则是非常有限的。此外,养猪业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很大,尤其是疫病的影响。由于养猪户的分散性,猪肉在市场上很难形成垄断效应,加上养猪户缺乏话语权,一旦遭受价格下跌,只能默默忍受。
实际上,猪肉作为一种农产品,和稻谷、小麦等大宗农产品具有十分相似的特点。这些农产品要想卖个好价钱,其真正的出路在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在这方面世界上有成功的模式可供我们借鉴。比如像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他们就是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最终对猪肉实现工业化的生产。
而要让中国这些农产品真正实现工业化的生产,绝非是短期能够实现的。我国农业人口太大,要实现规模经营,就要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当前,我国具备这样条件的地方太少。
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去,就要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使其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国家应该拿出更多的钱用于进城农民及子女的教育、就业、培训、社保、医疗等,使其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此外,应进一步放宽户籍制度,为农民进城镇清楚障碍。
在大多数农民进城还不现实的情况下,我们应采取多种形式,把农户小规模的分散生产和经营与市场有效地联结起来,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建立经销商和生产商与农业生产者的关系,建立社会资本投资农业设施的完全产权法律平台等。
目前在一些地方已经成立了很多农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闯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生猪行业,是否也可以多成立类似的行业协会呢?
近年,外来资金进入养猪行业甚多,如2008年的“高盛养猪”、2009年的“丁磊养猪”。同时,养猪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及养猪企业也纷纷加入养猪业。外来资金的进入,无疑可以加快养猪业的工业化进程。各种商业资本的加入,养猪巨头的扩张带来的产业整合变革成为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但是,在资本进入的同时,我们要考虑加大对农民的补贴。
从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角度看,政府应适度调整“重工轻农”的战略;在我国资源分配格局上,应考虑农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在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上,也应充分考虑,农业是向工业和城市长期提供廉价原料和食品的工具,对一部分农业产品放开市场,用市场机制将一部分社会经济增长利润调节给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