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豆粕:后市仍有上涨空间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6-05  
     在长期通胀预期、大豆库存趋紧、国内出口豆粕力度加大等利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端午节后短短几个交易日豆粕合约涨幅超过200点,笔者预计后市909合约有望冲击3300点关口。

    长期通胀预期仍存

    目前美元指数步入了一个新的下降通道之中,同时受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美国政府可能会重新要求人民币升值,这样会进一步加快美元贬值速度。今年3月,美联储开动印钞机收购1.15万亿美元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瑞士开始干预外汇市场以“阻止”瑞士法郎相对欧元继续升值,英镑8个月来相对美元贬值26%,相对欧元贬值12%,这使得整个欧元区极为不满。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包括日本、瑞典、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有可能效仿。日本已经出现30年来的第一次贸易逆差,原料出口大国也因世界需求下降而深受影响,各国都想通过贬值自己的货币来赢得竞争力。另外,目前美元指数步入了一个新的下降通道之中,同时受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美国政府可能会重新要求人民币升值,这样会进一步加快美元贬值速度。在国内,央行将继续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健康、平稳增长,前期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计划已初见成效,温总理5月8日表示,我们应对金融危机远远不止4万亿,其他政策将在年内不断出台。

    大豆库存趋紧

    美国农业部预计,在当前的2008/2009年度结束时,美国的大豆库存将降至1.3亿蒲式耳,但来自美国咨询公司Informa Economics等私人部门的分析师则警告称,美国库存降至1亿蒲式耳这一重要心理水平之下的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大。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意味着库存将降至年消费量的4.3%,为4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表明,一旦库存进一步减少,供应状况将极其紧张。瓦格纳同时表示,由于美国大豆出口量已超过政府2008/2009年度1.24亿蒲式耳的目标,在当前年度还剩14周的情况下,明显存在大豆价格进一步攀升的风险,因为目前的库存状况比去年更为严峻,大豆价格在去年7月份曾达到创纪录的每蒲式耳16.63美元。另外,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表示,目前阿根廷大豆收割工作基本结束,2008/2009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3200万吨,远远低于早先预期水平。虽然今年大豆播种面积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但是大豆产区天气干旱,导致大豆单产降至1.9吨,相比之下,上年为2.9吨。今年的大豆单产创下了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2000万吨采购大单流产

    5月27日,商务部组团赴美采购2000万吨大豆的“超级订单”最终并未达成协议,双方没有像往年一样签订协议主要原因在于中方的报价没有得到美方的认同,前几年协议能够顺利签订,主要是因为大豆价格高位运行或下行,有利于买卖双方达成意向。而今年进口大豆价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并处在上升通道,美国方面惜售顺理成章。此外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是美方忌惮我国购买大豆用于收储,调控市场价格。不论如何,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大豆订单流产的直接影响在于,它印证了市场关于美豆库存偏紧的预期,美盘也将随着美国意愿表现抗跌,其底部价位或将继续抬升。而深层次的影响则殃及到了国储大豆的顺价销售和步履维艰的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在期市进一步走强以及供应偏紧的预期之下,国内大豆及下游产品价格必将继续受到支撑上行。

    大豆进口成本增加导致豆粕成本增加

    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目前已涨至3500点附近,创出近8个月新高,从而令中国进口大豆到港估算成本攀升到4200元/吨水平。受大豆成本增加的支撑,油厂的下游产品油粕齐涨,油厂挺价心理较强。在油粕齐涨的情况下,产区油厂压榨利润得到实现,目前产区油厂压榨利润在100-200元/吨,按照6月2日CBOT期价来计算,6、7月船期的美豆到港完税成本价格已接近4300元/吨,同期巴西大豆完税成本价接近4190元/吨。因此油厂收购大豆意愿增强,普遍提高大豆价格20-40元/吨,因农户惜售,大豆日进厂量不大。另外,由于中国2000万吨的大单流产,油厂收购大豆力度加大。黑龙江、内蒙古地区今年又遭遇了罕见的干旱,尽管月末大多地方出现了降水,但由于干旱严重和部分地区雨量不足,除小部分地区干旱得以缓解(黑河地区,克山,哈尔滨市及附近)外,大部分地区旱情仍未解除,另外,内蒙古基本未出现有效降水,如果在5-10天内再不出现有效降水,将影响到大豆的出芽和大豆的产量。目前国储收购仍在缓慢进行,产区大豆原料紧缺和农户惜售严重,使大豆市场整体成交偏低。港口大豆分销价格走高,成交并未有所好转。

    国内豆粕出口力度加大

    虽然近期国内进口大豆到货压力持续增加,仅4、5两个月的装船量就超过1000万吨,加上国储库中的600万多吨,国内大豆市场整体供应非常充裕,这意味着在国内养殖业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国内油厂依然面临豆粕销售压力。但受到美豆粕库存偏紧的影响,美豆粕价格不断创新高,也为国内贸易商出口豆粕提供了良好时机。据来自大型现货企业的消息,5月份沿海工厂累积出口豆粕数量可能已经超过20万吨,而且豆粕出口量仍在增大趋势中。如果情况属实,将会部分抵消进口大豆批量到货的供应压力,同时造成沿海油厂豆粕库存的下降,并有可能会引发后期豆粕价格的新一轮补涨行情。另外,市场较为关注政府随时可能启动的生猪调控政策,将采取增加贮备肉和发放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有望逐渐带动生猪市场走出低谷,进而对豆粕市场形成利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