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海量吞纳主市场
据了解, 从去年9月至今,国家分六批下达给黑龙江省政策性收购指标总计1963万吨。其中:国家临时存储水稻50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玉米910万吨,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大豆553万吨。 截至5月19日,全省已按计划收购入库政策性粮食1503.7万吨,占收购指标的76.6%。
在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拉动下,市场粮价逐步升高。面对国储海量吞纳的势头,水稻、玉米等贸易商纷纷加大收储与国储竞争,市场收购价格一直保持稳中有升态势。水稻品种从今年一月初后市场购销转旺,收购价格超过政策性收购价格,农民水稻余粮销售从政策性购销逐步转向市场化购销。
省粮食局粮食市场价格监测显示,在这个收购期,农民水稻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市斤0.95元,较上年同比增加0.134元;玉米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市斤0.70元,较上年同比增加0.037元;大豆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市斤1.70元,较上年同比减少0.346元。
省粮食局农村处负责人介绍,水稻、玉米农户卖粮增收明显,大豆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但也保持了适当收益。按三大品种粮食商品量和农民实际出售平均价格测算,全省农民三大品种余粮销售收入可达583.5亿元,比上年增加收入69.53亿元,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
据了解,目前农民手中尚有待售余粮160万吨左右,其中:水稻40万吨,玉米55万吨,大豆60万吨左右。我省水稻、玉米市场收购价格已稳定在国家临时存储收购价格水平以上,水稻、玉米的高价,让手中尚有水稻、玉米的农户“爱”不释手,期待卖个好价。国家增加大豆收储计划,延长收购期,目前大豆价格呈现涨势。
巨仓屯粮托升粮价
省粮食部门对粮食价格走势也作了预测,由于国家掌控三大品种粮食的主体,整体粮食价格不会暴涨暴跌,将呈平稳走势。
当前,国储在黑龙江省玉米、大豆都呈现满仓状态,正在积极通过铁路向外埠转运粮食移仓。
在这样的巨大仓储背景下,全省玉米市场价格维持高位,市场粮源已不多,各地只有养殖户零星收购。省内玉米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国家政策性收购价格的附近,部分养殖业发达的地区玉米价格偏高,农村养殖户的玉米收购价格已经超过国家托市价格。中西部地区贸易商收购价格在0.74~0.765元/斤,养殖业比较发达区域农村收购价格在0.74~0.78元/斤。后期价格随着国家政策性调控的发展,适时顺价销售临时存储粮,将会稳中趋好。粮油市场人士预测,随着国内外经济企稳,玉米加工业进一步复苏,玉米加工产品需求增大,随之玉米需求将保持平稳。
目前省内新水稻价格在1.10元/斤左右,由于价格高收购清淡,近期国家陆续竞拍2007年产国储收购的水稻,满足市场需求,平抑价格。随着调控的加强,稻米价格将趋稳。同时国家公布了2009年稻米政策性收购价是0.95元/斤,大大增加了农民种稻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