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疫情的出现,的确给购销双方带来心理上的影响。但在4月27日,农产品价格调整后,这种心理压力明显得到释放。豆粕、玉米等品种市场需求及养殖业情况被高度关注。根据发改委的统计,5月15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平均猪肉价格较春节期间最高价下跌2.57元/斤,跌幅接近20%。
多家大型养殖企业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主要还是供需关系来决定价格,需求差是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在流感没发生之前这种状况就已经形成”。对于这种局面何时能够改善,普遍认为今年养猪是别指望了,规模化养殖还好点,散户基本是没利润或者亏损,而鸡鸭禽蛋而略好一些。养殖业效益的不景气一直以来都是玉米、豆粕期货价格走势的主要压力,这与流感疫情的干系似乎不大。
东北地区大部分饲料厂与南方养殖企业观点较为类似,认为不能把养殖效益的低迷归咎于流感疫情,甚至有些饲料企业的销售情况还比较不错。也有谨慎的人士认为,不能排除疫情加剧的可能,还应该小心为妙。但无论如何,现阶段我们没有必要对疫情感到过分的担忧。即便后期农产品期货价格再次出现明显的下跌,也要从商品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以及基本面变化来寻找原因,单一的从流感角度出发并不准确。以玉米为例,目前市场关心的仍是国家政策的动向。
综上,不难发现,疫情初期对投资者留下的心理阴影正在逐渐减退。根据历史经验,任何一个突发事件,影响价格的周期都不会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