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盘面来看,原油、美元短期都面临关键技术位的调整,但美元长期贬值,原油随着下半年全球经济回暖,后期震荡走高的趋势也是无法扭转的,这都将引领大宗商品继续走高。
5月11日由于国内确诊首例甲型流感病例,国内主要大宗商品都出现明显回调,豆粕首当其冲大幅下挫,但整体上升动能仍然存在。
我们认为流感对资本市场仍是短期影响,表面上看主要用于饲料需求的豆粕似乎应该受到较为深远的影响,当然这一突发事件对养殖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但我们都知道猪将病毒再传染给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影响,而只要媒体正面宣传,防控措施急时得当,影响必然有限.
然面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四川省内猪粮价比已跌至蓝色预警区,若不采取措施,将导致农民养猪出现亏损,引起全行业恐慌,出现新一轮宰杀母猪的现象”,四川省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有关负责人透露,5~6月,四川省将启动冻猪肉收储计划,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预防和加强市场监测、供应工作。记者了解到,这是自今年年初国家出台《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以来,国内首个地方政府启动的收储计划。也就是说针对养殖业的低迷现状国内后续或将出台一些收储或补贴政策,届时将给持续低迷的养殖来带来较好的发展前景进而提振豆粕等饲料原料的价格。
连豆粕昨日的大幅下跌如果说是因为流感影响不如说这只是一个调整的导火索:随着近期现货豆粕价格的跟盘上涨,各地成交明显放缓,殖业需求持续不振,终端市场观望氛围较浓,近期豆油涨幅较大,油厂压榨利润回升,油厂具备调低豆粕价格减少库存压力的空间,抑制了豆粕短期上行.
因此我们认为短期油强粕弱格局仍将持续,但鉴于豆类油脂整向上趋势不改的基本判断,对于豆粕的调整也应该谨慎看待。
从资金的角度看,CFTC公布的最新持仓报告显示,大豆净多单再次回到10万张以上,资金做多豆类期货的热情不减,而国内浙江资金再次追捧油脂三剑客,在国际植物油强势的背景配合下强势上涨,油脂多头格局仍未打破,短期震荡后仍会延续强势。由于国内大豆基本面的弱势,连豆主力始终运行在3600点以下,但与美豆强势上行的背离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不排除大豆远月合约成为浙江资金在豆粕、油脂后的下一个目标的可能。
但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目前的市场环境毕竟还不具备大牛市的基础,而国家在收储了725万吨大豆后具备了较大的调控市场能力,将有能力控制进口大豆的进度进一步影响美盘大豆价格,特别是控制美盘出现暴涨,像03、08年的价格不正常上涨出现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