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新豆上市以来,在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每吨多达五六百元的巨大价差挤压下,我省大豆产业全面陷落,引发国产大豆生存危机问题。黑龙江日报率先行动,在去年11月29日,以《我省大豆加工业陷入生存危机》为题,首家披露这一问题。从今年3月23日起,黑龙江日报又先后刊发七篇深度报道,从政策、市场、资本、种植、加工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大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探寻拯救国产大豆的有效途径。同期,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华夏时报等多家中央媒体都刊发了关注我省大豆问题的报道。
省大豆协会产业发展部主任王小语介绍说,经媒体报道,我省大豆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关注,召开会议听取情况,深入各县市开展调研,目前农民卖豆环节的问题已得到一些缓解。
作为加入WTO后中国首个市场全面放开的农产品,大豆的境遇之所以如此受关注,一方面因为它事关全国4000万豆农的生存与增收问题,事关国家食用油市场稳定和食品安全大问题,另一方面它对我国研究制定农业对外开放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而对全国最大的大豆主产省黑龙江来说,大豆产业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本报系列报道开篇所说,“龙江大豆之于国人,可能并非离不开,但龙江大豆之于黑龙江的农业、农民,却绝不能没有。作为世界大豆的原产国,龙江非转基因大豆,既不能也不应该放弃”,所以,尽管本报关注大豆问题系列报道伴随4月30日刊发的《救豆需内外兼修》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对大豆问题的关注却永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