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6000万吨国储粮成烫手山芋 惠农背后现产业危局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5-11  
     焦灼的情绪正笼罩着东北和华北的众多粮食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事实上,这种情绪已经经过了半年的累积。

    更具体地说,它开始于2008年的10月20日,这一天,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下达了第一批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以下简称“国储计划”),共1650万吨,包括大豆、玉米和稻谷,由中储粮系统负责实施,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

    按照国家粮食局的说法,这项政策是为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国务院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当时的农产品价格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正在快速下行,已经低于农民的种粮成本价。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为了托起仍面临下行压力的粮价,使这一政策惠及更多的农民,国储计划又先后下达了五批,最近的一批是在今年4月29日,累加起来,六批粮食国储计划将整整收储5975万吨粮食,其中包括大豆725万吨,玉米3000万吨,稻谷2250万吨。除了稻谷在南方也有收储之外,大豆和玉米集中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几个省份。

    但正是由于大豆和玉米两种作物较长的产业链,使得这近6000万吨堆放在粮库里的国储粮像一道大坝,阻断了下游产业的价格机制传导和原料来源。众多的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几乎失去了利润空间,叫苦不迭。

    由于成本高企,东北地区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油脂企业几乎全部处于停产状态,而东北、华北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也都只能勉强维持。

    “照这样下去,中储粮有可能成为中国粮食体制改革之前的粮食局系统。”一位东北油脂加工企业的负责人有些愤愤地说。

    如此多的粮食被临时收储在国库,何时投放市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按照国储计划的安排,这些粮食将实行顺价销售(指国有粮站、粮库等粮食购销企业出售的原粮及其加工的成品粮,必须以粮食收购价格为基础,加上合理费用和最低利润形成的价格进行销售)的政策,择机在粮食批发市场或网上公开竞价销售。

    但现在的外部条件却使得顺价销售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政府现在像拿着一个烫手山芋。”河北沧州一位国有粮库的负责人评价说。

    粮仓满溢

    “听说沧州要调来10万吨东北收储的玉米,我们已经上报了15000吨的代储申请。”河北沧州南皮县粮食局副局长邵文新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近一段时期,河北、山东以及南方安徽等省的国有粮库均开始承接来自中储粮东北各收储库点的移库任务。第一批移库130万吨已经完成,第二批移库300万吨正在进行。

    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前两批的移库规模分别为40万吨(全是玉米)和130万吨(包括110万吨大豆和20万吨玉米),“之后还将有第三批移库任务。”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综合处副处长曹冰寒说。

    而之所以要进行移库,是因为东北各地的库容都已饱和。据曹处长介绍,作为执行主体的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在全省的体系建设还不是太完善,直属机构十个,一共800多人,整个黑龙江中储粮系统往年的储备量只有400多万吨,“而到目前为止,今年的临时收储量超过1500万吨,这在黑龙江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

    如此大规模的收购使得黑龙江地区的收储库点明显无法满足需要。所以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只得临时在各地搭建收储点,“都是露天的,用草墩子搭起来,就像你在电视剧《天下粮仓》里看到的一样。”

    与之邻近的吉林省的情况同样如此。据悉,从仓储能力看,吉林省国有仓容加上各民营库点,整体库存已经基本饱和。目前全省露天存储的玉米达1000多万吨,“这些粮食不尽快调走或消费掉,新粮下来后肯定没地方放。”

    这正是调粮入关的用意所在——腾出库容,为2009年的新粮收购做准备。但让各个中储粮分公司苦恼的是,关内的库容也并不太富裕,“各地似乎都已经沟满壕平。”曹处长说,“现在只能见缝插针,能并库的并库,尽可能地腾出各地的一些库容。”

    但是,单靠中储粮的直属库远远满足不了移库的需要,“因此我们只能利用各地直属库在地方的辐射作用,利用当地的其他粮库库容,提供保管资金和一定的代储费用,让他们帮助完成移库。”

    即使如此,仍然不那么容易。邵文新告诉记者,他们县粮食体制改革之后,只保留了一个国有粮库,虽然承接了一些移库任务,但如果长时间出不了库,就会影响其今年的夏粮托市收购,“库容毕竟很有限。”

    扭曲的产业链

    然而更焦灼的是众多的粮食加工企业和贸易流通企业。

    “我们现在只能勉强维持,开工率只有50%左右,而往年这个时候能达到80%。”山东省西王集团部门负责人王强对记者说,他所在的西王集团是以玉米深加工为主的企业,年产值过百亿元。

    开工不足的原因很简单,国家在东北连续执行国储计划之后,各地的玉米加工企业集中在华北地区进行收购,通过间接的传导,逐渐抬高了华北地区玉米的市场价。现在西王集团的收购价为0.775元/斤,高于国储计划在东北地区实行的0.75元/斤(二等玉米)的价格。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终端产品的饲料、淀粉、酒精、糖等消费持续低迷,再加上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不振,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和往年相比,一般产品利润下降二三百元,有的甚至达到六七百元,加工即面临亏损。”

    据了解,和西王集团类似,山东省众多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均处于半停产状态。

    业内人士认为,玉米消费在深加工行业、饲料行业和出口三个方面的通道均不顺畅,更加剧了后期玉米大量积压的风险。

    于鸿运也变得十分“清闲”,作为沧州泊头国家储备库的负责人,他领导的粮库这几年在粮食贸易和经营上做的十分红火,但今年的经营显得有些惨淡,“现在基本不做了,没人敢做,经营规模比往年萎缩了超过60%。”另外,往年农发行对其提供贷款比较宽松,而今年资金都被中储粮占用,所以贷款的获得也变得比较困难。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和中储粮合作,利用中储粮提供的资金,帮助其在价格较低的华北收购玉米,通过天津、黄骅港等港口运往南方,获得利润分成;或者代为存储,收取每吨10~20元的代储费。

    而吉林粮食批发市场市场研发总监袁强告诉记者,国储计划对这家北方最主要的粮食批发市场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市场存在的基础是大家有买卖的意愿,在华北这个基础还存在,但在东北基本已经不存在了,整个的交易量、订货量都比往年有显著的减少,东北的卖粮企业没有了,因为已经没粮可卖。”据他介绍,整个市场的交易量萎缩了1/3,“我们有个客户,往年的交易量有六七十万吨,但近年才做了十万吨不到,还都是替政府收的。”

    当然,由于东北国储玉米的顶托作用,通过间接传导,使得华北市场的玉米价格也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国储价。

    多重危险

    目前来看,东北地区的国储计划还将继续执行到6月底,而按照国储计划的要求,是否能够实现顺价销售以及何时销售,像一个巨大的问号,直愣愣地横在各个利益相关者面前。决策层除了一遍遍地重复“顺价”、“择机”等字眼之外,仿佛还没有进一步的计划。但不安和危险却在积聚。

    由于大豆是我国唯一和国际市场完全联通的农产品,其表现似乎更为突出。

    由于中国东北的大豆早已失去了定价权,国储粮的巨额收购已经大大提高了当地油脂企业的原料成本,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与国储计划下,巨大的价差和成本倒挂,使得当地现在几乎没有正常生产的油脂企业。

    相应地,顺价销售政策的执行也变得困难重重,之前《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对当地油脂企业的走访中发现,当下,他们最关心的是:国家政策下一步怎么走?国储的粮食未来怎么走向市场?很明显,如果国储卖出价格高于进口价格或者当地收购价格,不会有企业参加拍卖。

    黑龙江省粮食局之前曾向国家提议,按照市场价格向当地加工企业投放国家储备大豆,以避免这些企业因为原料价差而停产倒闭。

    不过在4月上旬举行的粮油展望会上,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明确告诉在场的粮油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官员、学者,官方将坚持顺价销售的原则出售临时储备粮。

    而对于玉米来说,由于国家对进出口的控制较为严格,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国内市场是封闭的,但仍然面临诸多难题。

    国内玉米供应整体是过剩的。据悉,2008年全国玉米产量为1.66亿吨,玉米消费总量为1.4亿吨~1.45亿吨,玉米过剩量在2000万吨~2500万吨左右。“现在国家下达的几批国储计划在东北一共收储了3000万吨玉米,但毕竟市场上还有大量的玉米。”吉林粮食批发市场研发总监袁强说,“而且国储计划把价格抬高之后,会抑制一部分需求,也会有一部分被其他农产品替代,所以短期内玉米的价格很难上涨。”

    由此,玉米顺价销售的条件仍然不具备。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只有等到市场上的玉米供应减少,价格开始进入上涨阶段之后,顺价销售国储玉米才可能实现。

    不过在袁强看来,由于国内玉米市场比较封闭,随着下半年市场上粮源的减少,价格会上升,最终可能会形成顺价销售的条件,“实在不行,国家可以通过出口的杠杆作用,来拉动国内的市场价格走高。”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国储计划的实施的确使得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对于保持他们的种粮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悉,吉林省今年玉米种植面积预计要增加10%。但如果顺价销售的条件迟迟不来,压力和危险就会逼近。

    “现在就已经没有多少库容了,那么等到10月份新粮下来之后怎么办,难道还继续收储?”一位地方粮库的负责人说,“这么多的粮食放在库里,保管成本、银行利息是很高的,对国家财政是个极大的负担。”

    事实上,单单拿725万吨大豆来说,按照东北大豆和进口大豆价差500元计算,中央财政已经担负了近40亿元的价差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按照惯例,国家储备粮是要周期性轮换的,据于鸿运介绍,玉米一般两年一个轮换期,超过两年之后,玉米内含的最主要的营养成分脂肪酸脂就会发生氧化,导致品质降低,成为“陈化粮”。“到时候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业内人都还记得1998年玉米库存过剩的历史:仓库里面粮食爆满,国家花费巨大成本储粮,却最终成为陈化粮,只能低价卖给酒精厂。那一次大规模的陈化粮一直处理到前两年才基本结束。

    而现在,会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吗?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