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5月CBOT期价攀升 进口美豆价格高于收储价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5-06  
      进入5月后,随着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的攀升,我国进口美豆的价格已经高于国家的收储价格。这种价格趋势一方面可能抑制国内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同时也将对国内大豆期货价格起到推动作用。

    巴西农业咨询分析机构Celeres本周一表示,巴西2008/2009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为5816万吨,比上一年度5970万吨的产量略有下降。德国行业期刊《油世界》则预计,由于大豆减产,2009/2010年度阿根廷大豆出口量预计只有500万吨,远远低于上个年度的1180万吨。

    南美大豆的减产引发了对美国大豆的需求,加之美国陈豆库存的减少,美豆期货价格近期不断上扬。国际原油价格的复苏也将使运价上涨。几种因素导致5月以后交割的美国大豆的进口价格[即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点价加上升贴水和远洋运费的中国到港价格]高于国内3700元/吨的大豆收储价格。

    据黑龙江天琪期货估算,按照本周一CBOT大豆期价点价进口6月到港的美国大豆,进口成本将高达3811元/吨,而以上周五的大豆期价点价进口,成本也在3760元/吨左右。远期大豆进口价格高于国家收储价格,这是去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

    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不仅仅导致远期进口大豆成本的上升,对于目前港口进口大豆的分销价格也有明显的提升。昨日,国内部分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上涨,广东进口大豆分销价格3600元/吨,青岛3550~3600元/吨,天津3500~3550元/吨,日照港500元/吨;江苏张家港3500元/吨,南通3480元/吨。

    农产品专业咨询机构汇易咨询有限公司的分析师陈军告诉CBN,目前一些中国大豆进口商已经购买了升贴水的部分,但是还没有点价,(即确认某一天CBOT的和约价格),随着美豆期价的上涨,这些进口商将不得不高价购入美豆,推高进口到岸价格。

    陈军补充说,美豆在新豆播种后将进入“天气炒作期”,美元贬值和美国经济面转好等基本面利多因素均将推动美豆期价在中短期内持续上扬,因此中国进口大豆的现货价格也将随之呈现震荡向上的走势。

    中财期货农产品分析师陈安琪对CBN表示,进口价格的上升势必拉动国内大豆的价格,同时国家新近出台的第六批收储大豆125万吨的政策也将对“底部价格起到支撑”。

    陈安琪认为,大豆进口价格的上涨会抑制国内对进口大豆的需求,“最近就有市场传言说中国取消了两个5、6月份进口大豆的船期。”她认为这种价格趋势将引导国内油厂及消费企业转而收购国内大豆。

    但是陈军却指出,即便进口价格上涨,国内油厂也未必会因此而购买国产大豆,因为总体而言“进口大豆质量比国产大豆稳定,而且国内大量的大豆已经被国储收去,剩下的水分偏高,质量不好,也很难进行批量收购”。

    尽管从理论上讲,大豆价格的抬升给国家顺价抛储提供了机会,但是“国家延长收储是为了鼓励农民种植大豆,国内价格的上升将保护农民的利益,这是国家所希望看到的”,同时国家还有建立油脂储备的计划,因此陈军认为,国家至少在6月底收储结束前不会向市场抛售大豆。

    上述两位分析人士均表示,短线大豆基本面偏强,应以持多单为主。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CBOT大豆现“罕见”价差

    5月合约期价报1124.25美分/蒲式耳;7月合约期价报1112美分/蒲式耳;11月合约期价报979.75美分/蒲式耳——这是截至北京时间昨日19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三个不同月份的合约期价。从现货月(5月)到主力合约(7月)再到新豆集中上市月份(11月),三合约期价的连线形成了一条陡峭的价格曲线。

    仅以7月和11月合约期价进行对比,两者价差高达132.25美分/蒲式耳,这是过去数年来所未曾见到的“奇观”,仅在一个月以前,两者价差还只有80美分/蒲式耳。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共同力量刻画出了这条罕见的价格曲线。

    从基本面来看,上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该国大豆产量在3400万吨左右,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2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的大幅下降,使得大豆买家不得不将采购地转移到美国。而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3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高达1015万吨,同比增加了30%。南美大豆的减产以及中国需求的旺盛使得美国大豆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在美国大豆库存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需求的快速增加使得美国大豆供给趋于紧张,这为近月合约价格的高企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由于大豆价格相对玉米等作物较高,因此市场预计美国新作大豆(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产量将大幅提升,反映在大豆期货上,则是11月合约期价涨幅相对较小。

    “目前CBOT大豆期货市场中,单边做多或者进行牛市套利(买入近月合约、卖出远月合约)成为市场的主流。”鲁证期货杭州营业部副总经理陈里指出,“这些交易则进一步强化了大豆市场近强远弱的格局。”

    陡峭的价格曲线虽然是过去的基本面和资金面共振的结果,不过它反过来又在影响未来的投资方向。“目前CBOT大豆市场不同合约的价格排列,对于做多者而言将是非常有利的。”上海一私募基金负责人陆先生指出,“在美国新作大豆上市前,预计美国大豆市场供给将持续紧张,这会导致大豆近月合约始终较远月合约处于升水状态,在近高远低的情况下,买入并持有近月合约,在合约到期前向远月移仓,不仅可以享受期货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还可以获得不错的移仓收益。”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