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准化生产上,全市各主产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措施,坚持采取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结合,重点实施“垄三”高产栽培技术、大豆垄间覆膜技术,窄行密植技术。特别是在县级大豆高产示范区和乡镇级示范区内,整地、供种、播种等各环节,严格执行作业标准,起到标准化、新技术的推广示范作用。通过播种量多少确定最为合理的密度;通过播种方法的差异,确定最为适宜的作业制度;通过不同肥料搭配和用量,确定最为合理的施肥方式;通过种子包衣,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为全市大豆的标准化生产,起到积极的科技支撑作用。2008年以垄三栽培、垄间覆膜、窄行密植为主的新技术面积达到300万亩,占总面积的32.5%。
在优质专用品种的应用上,各地采用不同方式,通过品种的选择来提高大豆的品质结构。高油品种主要采用合丰45、合丰47、丰收25、合丰40、合丰52、垦农18、北豆5、嫩丰17、嫩丰18、黑农47等;高蛋白品种主要采用东农42、黑农35、黑农43等。
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上,各地对大豆品种进行筛选,确定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加强良种繁育,实现大豆良种的更新换代。2008年全市大豆良种繁育基地35万亩,生产良种近6万吨,良种自给率达到70%。目前,全市良种基本满足生产要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促进齐齐哈尔市大豆生产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