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现阶段国内饲企豆粕库存量价各异显隐忧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3-11  
     近期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稳中有升,CBOT大豆期价一度反弹提振了油厂的提价心态,这两周来行情的走高也刺激了终端市场入市采购,不过移库和结算的比例较大,显示出采购方对于豆粕后期谨慎看空心态。总体来看,近期市场供应量预期的不断增加而终端养殖需求仍然维持疲弱状态,仍将影响市场供需双方的交投心态,尤其是在现阶段国内各地饲料养殖企业的豆粕库存数量和成本价各异的情况下。而本周一(3月10日)CBOT大豆期价冲高回落,拓展上行空间的压力仍然较大(周二,CBOT大豆市场收盘上涨,主要原因是股市走强),在这样的国内外市场背景下,有关豆粕的后期走势市场分歧较大,但整体看空心态较浓厚。但由于近期美元汇率振荡加剧,存在走软迹象,加之原油反弹,对近期美元有间接支撑作用。

    ※国内各地饲企持续采购,阶段性库存数量和成本呈现地区性差异

    

     近几周来,受到CBOT大豆一度持续反弹的推动,国内各地油厂的豆粕出货量明显放大,各地成交情况较前期明显活跃,但是据悉其中油厂移库、结算的数量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入市采购的饲料养殖企业多是急需生产或者是少量补库(当然也有个别补库量稍大者)。据JCI从市场获悉,各地饲料养殖企业现阶段的豆粕库存数量以及成本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调查结果显示,东北地区饲料企业的豆粕库存成本在2850元/吨-2900元/吨,库存周期集中在3-10天左右;河北地区饲料企业豆粕采购成本集中在2900元/吨-3000元/吨附近,个别中型饲料厂和养殖户豆粕库存量据悉可消耗一个月左右之多;山东内陆地区饲企豆粕补库成本在2750元/吨-2830元/吨之间,库存周期在一周左右;广东地区为数不少的饲养企业在2800元/吨附近价位补货,库存基本可维持10-15天。由此可见,从终端市场的库存成本来看,基本是北方偏高,而从库存周期来看,则又是南方略长。

    

     ※终端养殖需求影响饲料销售,近月市场供大于求压力依然突出

    

     现阶段影响饲料养殖企业原料采购的主要因素,就是养殖需求的持续疲软。节后存栏缺口的始终存在以及市场补栏尚未完全升温,使得饲料企业尽管对当前豆粕价位基本认可,但大量采购的热情依然不高,对于豆粕现货后市看空者居多,尤其是在个别饲企库存水平相对较大,可能提前透支3月下旬需求的地区,对于豆粕后期走势更是不乐观。JCI获悉,目前国内育肥猪存栏缺口在2-3成,仔猪供应量较正常水平偏少2-4成,大部地区肉鸡存栏偏少3-5成,淡季存栏量则较正常时期偏少2-3成。因而进入3月份,多数企业反映畜禽饲料销量较2月份变化不大,但由于预期补栏数量有望缓慢上升,因而3月份饲料销售预计将以平稳上升格局为主,且幅度会相对有限。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之下,进口大豆到港数量预期的庞大,使得豆粕现货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较为突出,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对于当前价位的普遍认可,仍可能拉动终端集中订货,并最终拉高豆粕价位。

    

     ※CBOT大豆期价振荡反弹,金融市场动荡依然施加主流影响

    

     本周一(3月9日)CBOT 大豆期价冲高回落,收盘互有涨跌,整体呈现近弱远强格局,而期价受到基金抛盘打压,美元指数再度走强也继续给市场压力(周二,CBOT大豆市场收盘上涨,主要原因是股市走强)。而金融市场的波动继续给美豆行情施加主要影响,周一美国股市走低,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和银行业的困境忧虑加深,投资者继续寻求美元避险,同时美国经济数据不断恶化利空于美元走势,使得美元汇率振荡明显加剧,今日美元走软较显著,同时也给国际商品期市带来不确定影响。而从基金的操作情况看,基金最近以抛售为主,使得其净多正在向净空转化,这是美豆期价受到压力的原因之一。基本面方面,国际市场继续关注全球大豆季度采购的贸易流向,美国豆农当前的惜售局面可能会因南美上市高峰临近而不会持续太久,另外本周三USDA月度供需报告出台,值得关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