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内豆类期货各主力合约近两周都有小幅度的回升,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压力依旧很大,豆类各合约能否止住跌势保持现在的价位,还不够明确,所以抄底做多的风险还是很大。不过,由于豆粕市场比较特殊,笔者认为目前是个很好的买入保值机会。
豆粕供应相对紧张
在现货市场上,不同于大豆的是豆粕的供应相对紧张。近几个月,由于豆粕和豆油价格下降,许多压榨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的状态,压榨量急剧萎缩,市场上供应的豆粕多为前期的库存。不过经过这几个月的消耗,多数压榨企业的库存都已清空。虽然由于压榨利润的回升有些压榨企业开始恢复生产,但大规模恢复的迹象还没有出现,规模小的压榨企业由于前期亏损较重,很多已经破产,剩余的担心价格下滑,恢复生产的信心不是很足,恢复的产能有限,而大的压榨企业为了控制豆粕、豆油的价格,对豆粕的供应量也有所控制。因此,现货市场上豆粕供应增加的幅度不是很大。另外,饲料加工企业的需求相对稳定,而且多数只有很少的库存,仅能满足一两周的消耗,所以豆粕近期下跌的压力不是很大。
现货价格抗跌性较强
除了供应紧张外,豆粕不同于大豆的地方还表现在它的现货价格有着更强的抗跌性。数据显示,豆粕12月19日的现货报价在2980—3150元/吨之间,东北地区由于国家收储的影响价格偏高一些,如哈尔滨地区报价为3150元/吨、辽宁地区报价为3040元/吨。其余地方价格则在3000元/吨左右,如京津地区报价为2960元/吨、山东地区报价为2980元/吨、广州报价为3000元/吨。整体上来说,豆粕的现货价格是比较高的,相反大豆的现货价格却低得多。资料显示,12月19日美国大豆到岸价格3010元/吨,南美大豆的到岸价格为2922元/吨。也就是说豆粕的现货价格和进口大豆的价格相差无几,甚至略高于大豆的进口价格,这种极端的情况是很不正常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的油脂压榨企业垄断特性造成的。根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资料,2006年参加统计油脂企业中,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食用植物油企业30个,总产量达1079.9万吨,占参加统计食用植物油企业总产量的62.4%。前10家企业食用植物油的总产量占本行业参加统计企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4.7%。中粮集团、嘉里粮油集团、益海粮油集团食用植物油产量均达到100万吨以上,分别为205.4万吨、188万吨、152.3万吨。其中嘉里粮油集团、益海粮油集团为外资企业,目前已经合并重组为丰益国际,中粮集团的油脂业务也含有ADM的股份。目前ADM、邦基、嘉吉、丰益国际、来宝等跨国粮商在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持有股份,占66%。
我国的压榨企业垄断程度如此之高,使得它们对市场有很强的控制力。为了自己的利润,一方面利用经济危机打压大豆的价格,另一方面又通过减产等方式抬高豆粕的价格。造成了大豆价格暴跌的同时,豆粕的现货价格却表现较强的抗跌特性。
而且,豆粕现货价格的抗跌性不仅相对于大豆表现明显,就是和它的期货价格相比也是如此。豆粕近期合约M0901周五收盘价为2533元/吨,和豆粕12月19日的现货价格一吨相差几百元,企业进行期现套利的话,差不多有400元的相对稳定的利润。这也间接的反映了压榨企业对豆粕价格的控制之深。
买入套保操作建议
综上所述,由于压榨企业相对垄断,有着很强的定价权,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可以通过减产等方式减缓豆粕现货价格的下跌,使豆粕现货价格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价位。与此同时,豆粕期货价格却非常低,近期合约M0901周五收盘价为2533元/吨,远期合约M0905、M0909周五收盘分别为2247元/吨和2268元/吨。虽然不一定是最低点,但是相对于豆粕的现货价格有着很大的价差。压榨企业为了自己的利润,会尽量避免把豆粕价格卖到这个价位的。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目前买入M0905、M0909进行保值是一个较好的机会。
长城伟业 彭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