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近期国内大豆进口市场形势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2-12  
     11月中旬以来,国内厂商对于进口大豆的采购有所放慢,尽管近期进口大豆成本下降较快,且国内豆粕、豆油现货的销售情况保持良好,但是油厂对于明年1/2月船期的大豆采购没有前期踊跃。

    从外部环境来看,大豆基本面因素缺少较强的利多因素支撑,12月11日美国将公布12月份大豆供需报告,这对短期盘面可能有所影响,同时美元近期走软以及原油回升将拉动国际大豆期价阶段性反弹,不过南美大豆种植天气好转以及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令农产品需求前景黯淡,国际大豆价格探底尚未结束。

    从内部环境来看,国内大豆市场的压榨高峰主要集中在春节之前,此时为豆粕、豆油需求季节性高峰,但是春节之后一般会有1个月左右的调整期。此外,近期我国加大了油菜籽进口力度,对大豆进口有一定影响。基于内外因素,近期中国大豆买盘步伐相对缓慢,具体分析如下:

    政策性因素基本消化,近期中国大豆买盘有所放慢

    10月中下旬是我国进口大豆买盘的高峰期,我国政府出台的国储大豆收购政策给大豆市场带来利好,并吸引了一批进口大豆买盘。12月初国家又公布了第二批大豆收储计划,不过由于政策托市基本在预期之中,而东北大豆市场仍有大量的大豆库存有待消化,因此近阶段收储政策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的促进力度转淡,11月中旬以后我国大豆每周买盘量开始温和减少。由于近期美豆和南美豆荚差拉大,中国对南美大豆的采购力度相对增加。

    南美天气不断好转,国际大豆基本面缺乏利多支持

    近期国际大豆市场基本面因素缺少利多题材,预报巴西和阿根廷将出现较大范围降雨,有利于南美大豆种植。近期Informa调低了全球大豆产量的预测,预计2008/0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38亿吨,略低于早先预测的2.406亿吨,仍高于上年产量2.202亿吨。其中,美国大豆产量为7950万吨,低于早先的预测8130万吨,仍高于上年的728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预计为6050万吨,与早先的预测保持稳定,低于上年的6080万吨。阿根廷产量预计为5170万吨,与早先的预测保持稳定,远远高于上年的4620万吨。因此,周四美国农业部报告仍值得关注。

    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国际大豆市场目前缺少基本面因素的提振,主要跟随金融市场波动,而目前美国经济前景不乐观,因此美豆期价仍存下跌风险。与此同时,近期国际油菜籽价格下跌幅度较大,进口加拿大菜籽价格已经跌至和大豆成本接近的程度,相对于进口大豆,沿海部分油厂更倾向于采购进口油菜籽,因此后续菜籽进口情况也值得业内人士关注。由于明年2月份为我国传统大豆需求淡季,加之当前国内家禽养殖形势较差,终端需求相对看弱,因此近阶段中国的大豆采购心理相对谨慎,防范后期市场加剧波动的风险。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