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加收的103万吨大豆,又将给12月份的黑龙江大豆市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笔者近日走访了黑龙江部分地区了解到,此次的加收并未如11月初期开始国储收购时所出现的上涨局势,而是依旧维持弱势整理格局,除国家储备库仍在保持1.85元/斤的收购价外,其他粮站的收购价格都远远低于1.85元/斤,而是维持在1.60-1.75元/斤的这个区间上。双鸭山的宝清地区已跌至1.58元/斤,齐齐哈尔地区略高一些在1.70-1.80元/斤,其他大部分地区均维持在1.70元/斤。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第二批粮食收储计划的下达,并未给大豆市场带来活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对进口大豆依存度过高,价格受进口大豆价格所左右
我国是一个大豆进口大国,虽然今年我国大豆的产量达1750万吨之多,但这与我国年消耗5000万吨的大豆相比,国内大豆的比重仅为35%,其余65%都来自进口,而目前07-08年度中国大豆的进口数量已达3781万吨。今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原油价格的持续下滑,大豆进口成本频繁报出新低,截止至12月初进口大豆的价格已跌至3100元/吨,即使与国内现在大豆的平均收购价3500元/吨相比仍存在400元的差价,与国储收购差价更大,这也是致使大豆主产区油厂停工及大豆价格走低的主要因素。
国际经济危机使市场需求放缓
目前经济危机已遍布全球,全球经济危机必将引起商品市场需求减省,而且有关专家指出此次危机的所造成的危害,短时期内很难恢复。而且国际原油价格下滑的趋势仍有可能延续到明年,这也使人们加深了对商品市场前景看空的情续,对大豆价格的上升也形成一定的压力。
综上所述,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12月份黑龙江地区大豆的走势依然不容乐观,但国家二次出台的收储政策,对东北地区大豆价格的稳定还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二次收购政策中,将有包括油厂在内的更多的收购主体参与其中,使收购范围有所扩大,受益农户增加。预计12月份黑龙江地区大豆价格将在1.70元/斤左右呈弱势整理格局,仍需国家出台更多政策,如对油脂加工企业实行国产大豆收购补贴、提高进口大豆关税等,来挽救国内大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