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近期黑龙江省大豆价格将趋弱势整理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2-10  
     目前距离国家实施第一批国储大豆收购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由于国际进口大豆到港价格的持续走低,使得国家的调控政策,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豆农也未获得预期的收益。而近期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各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降低,对原本低糜的大豆市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作为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地区大豆滞销现象严重。为此国家在距离上次国储收购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再次发布将在黑龙江地区增加103万吨的国家临时储备大豆,来缓解目前黑龙江地区大豆滞销情况。

    第二次加收的103万吨大豆,又将给12月份的黑龙江大豆市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笔者近日走访了黑龙江部分地区了解到,此次的加收并未如11月初期开始国储收购时所出现的上涨局势,而是依旧维持弱势整理格局,除国家储备库仍在保持1.85元/斤的收购价外,其他粮站的收购价格都远远低于1.85元/斤,而是维持在1.60-1.75元/斤的这个区间上。双鸭山的宝清地区已跌至1.58元/斤,齐齐哈尔地区略高一些在1.70-1.80元/斤,其他大部分地区均维持在1.70元/斤。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第二批粮食收储计划的下达,并未给大豆市场带来活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对进口大豆依存度过高,价格受进口大豆价格所左右

    我国是一个大豆进口大国,虽然今年我国大豆的产量达1750万吨之多,但这与我国年消耗5000万吨的大豆相比,国内大豆的比重仅为35%,其余65%都来自进口,而目前07-08年度中国大豆的进口数量已达3781万吨。今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原油价格的持续下滑,大豆进口成本频繁报出新低,截止至12月初进口大豆的价格已跌至3100元/吨,即使与国内现在大豆的平均收购价3500元/吨相比仍存在400元的差价,与国储收购差价更大,这也是致使大豆主产区油厂停工及大豆价格走低的主要因素。

    国际经济危机使市场需求放缓

    目前经济危机已遍布全球,全球经济危机必将引起商品市场需求减省,而且有关专家指出此次危机的所造成的危害,短时期内很难恢复。而且国际原油价格下滑的趋势仍有可能延续到明年,这也使人们加深了对商品市场前景看空的情续,对大豆价格的上升也形成一定的压力。

    综上所述,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12月份黑龙江地区大豆的走势依然不容乐观,但国家二次出台的收储政策,对东北地区大豆价格的稳定还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二次收购政策中,将有包括油厂在内的更多的收购主体参与其中,使收购范围有所扩大,受益农户增加。预计12月份黑龙江地区大豆价格将在1.70元/斤左右呈弱势整理格局,仍需国家出台更多政策,如对油脂加工企业实行国产大豆收购补贴、提高进口大豆关税等,来挽救国内大豆市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