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依托政策扶持强于外盘走势
由于国家已经确定在第一批中央储备大豆150万吨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批大豆临时储备150万吨的收购,因此东北产区国产大豆市场有望保持相对的稳定。此外,如果国家能够补贴油厂参与到大豆临时储备当中,对于国产大豆市场的需求拉动也将有利。当然,目前国内大豆市场仍面临进口大豆成本偏低的压力。和前期国产豆压榨行业呼吁的提高进口大豆关税相比,人民币的适度贬值具有类似的功效。从11月份以来,人民币贬值幅度已经达到5%以上,变相提高了大豆的进口成本。
其二、人民币汇率贬值以促商品出口,进口成本相对提高
根据香港美元兑人民币五本金远期交割(NDF)的走势显示,1年期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升至7.27—7.30区间,一年期境内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目前在6.97—6.99附近,国内汇市中人民币也连续四天跌停,这都显示出人民币近阶段贬值的趋势。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有利于促进出口,拉动国内经济,是继前期出口退税政策出台后的又一重要战略改变。
其三、中国近期对进口大豆买盘量相对稳定
和前期的采购高峰相比,目前中国的大豆进口买盘节奏有所放慢,但是每周仍有4—6船的采购,由于当前国际市场中,经济衰退的担忧已经引发原油价格不断刷新三年以来新低,世界大豆需求和今年前三季度相比也明显放慢,阿根廷大豆库存仍然庞大,因此如果美元汇率继续强势运行,则将继续给国际大豆市场的未来走势蒙上阴影,中国需求对于CBOT大豆走势的影响力已经无形增加。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和农业政策的新变化,在当前国际市场继续熊市运行的情况下,国内大豆市场虽然也出现一定的承压下跌,但是从价差关系来看仍然强于国外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相对贬值对于后期的大豆进口成本具有提升作用,这也会相应提高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不过鉴于目前豆粕、豆油现货的价格远高于成本线,因此对下游产品市场的影响预计将更明显的表现在期货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