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粮食局昨日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表示为了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调控,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国家决定在主产区增加收购部分新粮作为国家临时存储。国家此次下达给黑龙江省国家临时存储收购计划大豆为103万吨、玉米为130万吨、稻谷为260万吨。此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收购质价政策和收购截止期与已经开始收购的第一批相同。
业内人士指出,新一轮的国家收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卖粮难的难题,但是增加国家收储无法刺激油脂加工企业使用国产大豆,大豆危局仍然待解。
第一轮救市力度不够
此前的10月20日,发改委宣布在东北地区,按照粳稻每市斤0.92元、玉米每市斤0.75元的价格实行国家临时收储;按照每市斤1.85元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其中国家在东北地区收储150万吨大豆,黑龙江100万吨、吉林21万吨、辽宁6万吨、内蒙23万吨,这是第一轮农产品救市。
第一轮农产品救市措施出台后,黑龙江大豆价格短时间迅速从每斤1.6~1.7元上涨到每斤1.90元,随后价格逐渐回落,在两周的时间内全线跌破每斤1.85元的国家收储价。但是国产大豆价格仍然高于进口大豆,进口大豆价格最低只有每斤1.55元,比国产大豆每斤便宜2~3毛钱,导致黑龙江大豆油脂企业95%停产,大部分油厂和收购点停止收购国产大豆,一些油厂开始使用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黑龙江粮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黑龙江省农民出售大豆10.2亿公斤,同比减少12.5亿公斤左右,由于油厂和收购点不收购,国家收储点成为农民出售大豆的主要渠道,国家收储点普遍出现排队卖粮现象和农民当天卖不上粮的情况。
难改国产大豆价格劣势
黑龙江东源油厂总经理聂孝军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往年到了这个时候,黑龙江的大豆应该有三分之一都已经收上来了,但是今年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
根据黑龙江大豆协会的统计,该省大豆今年丰收,产量达到1650万吨,2007年黑龙江的大豆产量只有1300万吨左右。针对10月20日公布的收储方案,有业内人士认为100万吨的国家收储难以解决卖大豆难的问题,他呼吁增加大豆的国家收储数量解决卖粮难问题。11月中旬,市场传言国家将在东北增加粮食收储量,其中大豆增加150万吨,玉米新增500万吨,稻谷中粳稻增加450万吨、籼稻增加300万吨。国家粮食局、中储粮对此消息一直保持沉默,而黑龙江粮食局的公告表明新一轮国家收储已经付诸实施。
第二批收储与第一批收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批收储为中央储备,对于库房存储条件的要求严格,第二批大豆、水稻收储为临时收储,因此一般的粮库也可以作为收储点进行收购,这将有利于扩大农民卖粮的范围。据悉,第二批大豆收储是否会委托本省油厂收购,目前仍在商榷。
前后两轮大豆国家收储将消化掉黑龙江200万吨的产量,但是与黑龙江今年700万吨的总量相比,收储量仍然有限。有分析师认为,如果新一轮的大豆国家收储效果不明显,国家还有可能增加收储量。
黑龙江粮食局的公告也暗含了增加收储的线索。该局公告表示:“国家有关文件明确,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收购进度和市场情况研究下达后续批次的收购计划。”
一位油脂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大豆的收储量,但是不可能收储黑龙江所有的大豆;大豆收储数量的增加并不能解决进口大豆成本低于国产大豆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油厂还是不愿意使用国产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