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经济未出现实质性好转之前,全球证券市场、商品期货进入宽幅振荡阶段,由于本周海外原油、大豆包括植物油期价的短线走势彷徨,未能给予国内豆油市场更为有力的反弹提振。鉴于进口大豆后期到港趋增、成本集中下降,以及买家投机性囤货的意愿日趋降温,预计进入12月初,我国豆油价格水平仍能言突破性的上涨。其具体原因概要分析如下:
其一,国际商品价格近期振荡加剧,国内豆油市场再现“过山车”行情。近一月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类两大商品期货市场可谓振荡频繁,主要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向危机转变的黯淡前景,造成商品市场投机“热钱”的做市信心明显降温,这也促使国内三大植物油期货盘面陷入彷徨。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美元汇率近日再度走软,加上美国道琼斯股指再次重返8000点心理关口,NYMEX原油主力0901合约坚守50美元/桶,而CBOT大豆、豆油主力0901合约也分别固守60日移动均线,这也带动大商所(DCE)豆油和棕榈油、郑交所(CZCE)菜籽油三大植物油期货本周筑底徘徊。
不过,近期世界各国连续公布的经济数据疲软,包括中国在内的政府依旧担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困境,这对商品市场投机与投资心态的不利影响继续显现。另外,欧洲经济的下滑,中国央行的大幅降息,有可能造成美元在国际汇市中的走势更趋波动性,仍应注意防范风险偏好所引发的商品价格振荡。就11月整个月份而言,截止到目前,国产四进豆油出厂均价为6876元/吨,虽然较10月底上涨了216元/吨,但远低于本月创下的近两个月新高——7155元/吨。
其二,节前投机商囤货行为日渐理性,工厂备货期间豆油价格仍趋横盘运行。如上所述,近期国内豆油价格冲高回落,以及海外商品市场持续横盘走势,使得中间商在节前的备货意愿显得较为观望,限制了油厂持续提价豆油的空间。而与此同时,今年中秋、国庆前后,随着国内、进口原料加工成本的明显下滑,各地超市中销售的小包装成品油价格一降再降,终端买家对桶装成品油的采购远不如往年节前那般火爆。中期来看,进入12月份之后,受年底“双节”内需市场的周期性回暖,豆油等食用油产品的销售应总体好于近月,这将有助于支撑工厂报价维持相对坚挺,但卖方提价空间应相对有限。另外,12月国内大豆压榨油厂开机水平、国产豆粕价格与销量的后期动态,以及国际、国内相关期货盘面的变化,都将共同影响节前豆油价格行情的运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