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国内大豆市场一周综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2-01  
     本周(11月24日-28日)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以企稳为主,伴随局部地区的小幅波动,大豆价格整体已步入相对平缓的下跌趋势之中。截止11月28日,产区油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3412元/吨,较上周同期小幅回落25元/吨;产区食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3591元/吨,较上周同期小幅回落了24元/吨。总体来看,近期的国内现货市场变化不会太大,一方面,产区部分地区大豆价格已跌至3400元/吨以下,受成交量限制,价格继续下探势头明显减缓,另一方面,二次收储计划也将在国储区域内保证大豆价格继续运行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不过由于预计第二轮收储计划的价格及数量仍与首轮相同,因此价格可浮动空间依然不大。另外应该注意的是,随着油厂以及贸易商逐渐离场观望,产区大豆现货的消耗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如果短期内美盘走势不能提振油厂压榨信心,并且加快南方市场需求,那么大豆价格出现突破性的上涨仍然只是空谈。从一周以来的市场购销状况可以看出,由于南方市场面临国产与进口的两大供应压力,致使南北方市场间的流通环节受到严重阻断,目前,国内大豆主产区陷入十分困窘的境地,由于绝大部分东北大豆无法销往南方市场,致使内部只能依靠国储政策进行消耗,不过仅靠国储仍然无法满足周边市场的供应量,根据了解,哈尔滨周边某国储粮库仅用了13天时间便完成了“任务”,这也导致周边大豆价格在无处销售的情况下出现回落迹象。

    本周南方销区市场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大量的库存积压以及进口大豆冲击造成国产大豆价格持续回落。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大豆多属于前期高价库存,导致大部分中小型贸易商严重亏损,规模较大的贸易商也仅能维持勉强出货,但都基本不存在到产区拿货的意愿,可以说,无论是国产食用大豆还是油用大豆,在市场上均打不开销售局面。截止11月28日,销区油用大豆平均销售价格为3570元/吨,较上周同期大幅回落70元/吨,食用大豆平均销售价格为3883元/吨,均较上周同期小幅回落21元/吨。本周销区大豆价格跌幅仍然主要体现在油用大豆,一方面目前市场上无论进口大豆还是国产大豆,库存压力均十分沉重,并且由于市场需求低迷,在很大程度上对大豆价格形成打压,另一方面临近12月份,大批进口大豆将陆续到港,据了解,目前市场普遍预计12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将达到250-300万吨,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进口大豆到港成本测算,12月份到港成本仅在3200-3300元/吨之间,随着这批廉价大豆的陆续到港,对于本身国产大豆及港口库存十分充足的情况来说,市场供应压力将会继续增加,同时也将进一步阻碍南北方市场之间的大豆流通。  

    回顾本周国内大豆现货市场,整体表现不温不火,主要体现在其影响因素匮乏,导致市场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引。本周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一周内产区各地国储粮库购销场面十分火爆,由于农户卖粮积极性较高,致使部分国储库收购任务已基本完成,导致一部分贸易商担心价格就此回落而将价格下调,不过第二轮国储计划已基本敲定,使得多数人对后期仍有一定信心,因此继续稳价收购。其次,本周油厂开机率依然不高,且报价仍在继续回落,根据统计,截止28日,油厂平均报价已回落至3396元/吨,较上周同期又回落了68元/吨,目前,油厂压榨利润仅维持在30-40元/吨。另外,本周美盘继续维持低位盘整,依旧没有明确的走势出现,特别是周三、四美盘进入休市阶段,令市场整体观望气氛浓厚。

    总体来看,在国际金融环境未出现明显回暖之前,国内大豆市场恐难逃继续由“政策市”主导的格局,事实上国家在随后准备继续收购的二次国储计划也已证明,短期内欲将国产大豆价格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只能由国家出面来解决,不过关于二次收储应该说有利亦有弊,虽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继续稳定大豆价格保证农民利益,却进一步削减了油厂的竞争力,从而加重其开工压力。因此,如果近期美盘或是油粕价格不能给出有利配合,随着国储二次收购政策的启动,东北油厂开工率将继续下降。另外,根据第一批国储收购的进度来看,二次收储的过程恐怕也难以维持较长时间,一旦国储“任务”再次完成而行情仍未出现转机,是否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收储计划,这还是个未知数。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