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大豆产业遭遇了严重危机:低于国产大豆成本的进口大豆冲击中国市场,而国产大豆滞销严重。昨天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豆产业的出路在于利用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优势发展中国的食用高蛋白大豆,形成中国的品牌优势,开拓不同于进口大豆的市场。同时他认为,针对目前中国东北大豆市场的滞销难题,国家应该继续加强政策调控。
问:您如何看待今年中国大豆产业形势?
刘登高:应该说2008年中国大豆产业遭到了很大的危机,大豆产业问题涉及4000万豆农的利益,也涉及13亿人口的食用豆保障问题,因此大豆产业问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从更深层次来考量,中国大豆产业问题是不合理的国际贸易机制和落后的中国大豆产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粮食危机对中国大豆产业冲击很大,而国际大豆垄断企业操纵大豆贸易市场,导致大豆市场价格剧烈波动。
另外,本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增长很快,进口大豆价格远远低于国产大豆价格,甚至远远低于中国大豆的种植成本,这里面有没有倾销问题有待调查。但有研究表明,美国对大豆的高额补贴是形成美国大豆价格优势的重要原因。
反观中国,中国大豆发展战略、长期规划目前都没有形成,中国大豆种植还处于传统的“千村万户”分散经营阶段;大豆流通体制也十分落后,混收、混储、混加工,直接造成中国大豆商品品质的下降,也影响国产大豆的价格;中国大豆加工企业由于规模、供应链等方面的问题,企业效益低下。
问:目前国家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但是大豆并不属于粮食,大豆生产是否需要国家扶持?我们的大豆生产有哪些优势?
刘登高:大豆的蛋白质是中国人直接食用蛋白的主要来源,同时,肉、蛋、奶的蛋白来源也主要靠大豆的产品——豆粕(资讯,行情)来提供。这几年已出现粮食危机,首当其冲的是豆油(资讯,行情)和大豆价格的上涨,这表明大豆在食品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中国应该理直气壮地将中国的大豆产业振兴起来,那种放弃大豆产业的言论,是错误的,放弃大豆产业放弃的是中国4000万豆农的利益,放弃的是13亿人口食用大豆的安全。改变中国大豆产业目前的尴尬局面,最重要的是振兴中国大豆产业,尤其是以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大豆主产区和内蒙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对维护国产大豆产量、质量和稳定加工工业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问:中国大豆产业的出路在何方?
刘登高:国产大豆作为非转基因大豆,从根本上区别于进口大豆。进口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生产豆粕,从大豆直接食用来说,美国、欧洲现在直接食用大豆一般是非转基因大豆。目前实际应用上,中国的食品工业主要应用国产大豆,国内蛋白加工企业都希望用非转基因大豆加工蛋白粉。从这个角度看,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是两个市场、两个品牌、两个用途,在用途上进口大豆无法替代国产大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国产大豆的产业发展方向就是直接食用的高蛋白加工用大豆,如果这样,国产和进口两种品牌、两种用途的大豆就会形成各自的市场,国产大豆才能更好地发展。
中国大豆生产需要改造和整合产业队伍,“一盘散沙”的经营方式不能满足中国大豆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现在许多地方采取专种专收的办法,农民通过合作社联合起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种植某种品种的大豆,既能提高农民的收益,也能保证大豆原料的质量。
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也需要联合,依托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深度开发非转基因产品和国际市场。据我了解,年初中国少量出口到特定国家的非转基因大豆的出口价格6800元/吨,而当时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价格是4300元/吨。如果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形成品牌,大豆有进有出,这样对中国的大豆产业发展比较有利。
问:您如何评价国家近期在东北收储150万吨大豆的政策?
刘登高:国家收储政策非常好,在进口大豆价格低于国产豆生产成本的时候。国家收储稳定了市场,同时保护了农民的利益。1.85元/斤的收储价格,接近今年大豆的生产成本,今年多数地方的大豆种植成本在1.75元/斤左右,有的地方达到了1.8元斤。但是目前政策执行还不是十分到位,比如中储粮系统目前在东北进行收储大豆的条件并不完备,其收储网点相对较少,大豆仓储经验也比较缺乏,据我了解,目前黑龙江的国家收储任务仅完成了10%左右,收储的政策并没有贯彻完全,目前收储对市场的拉动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上。
今年南美干旱,明年1、2月份大豆的价格很可能出现拉升,目前国家收储受到的损失届时很可能补回,因此不要用短期的眼光来看待目前的收储,要加大市场的投入,同时加强宣传,不要增加农民的恐惧心理。大豆是个新兴的产业,从长远上看,种大豆的农户是不会吃亏的。
我建议,应该充分利用大型油脂加工企业的力量建立商业周转库存,利用他们的仓储和加工条件,边收购边加工,我测算过,如果国家财政补贴大豆加工企业25亿元,同样按照1.85元/斤收,那么就能够解决500万吨大豆的销售问题,整个东北市场目前大豆销售的尴尬局面将会缓解。
对于目前大豆市场,国家还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应该提高大豆进口关税,以缩小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价格差,并控制大豆进口数量。应该将收储推广到大豆加工企业。另外,国家对大豆加工企业重复建设的问题也应该高度重视,据我了解,近期发改委又批准了四个大型大豆加工企业,都是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总加工能力达600万吨/年,这种大豆加工能力的重复建设对中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