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工压榨 » 正文

油脂产业惨淡经营 油厂的脸都是绿的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1-12  
     昨日,一位参加第三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的分析师告诉记者,整个行业对明年都很悲观,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油厂的脸都是绿的”——他无奈地说。

    刘孟泽,中粮集团油脂部的副总经理,1994年以来一直负责油脂油料的采购业务。从他的发言中处处透露着对行业发展的担忧。他认为目前油脂油料行业存在以下几大惨淡的现实。

    油脂业产能严重过剩

    以大豆为例,根据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07年大豆加工能力达到3400万吨,10年前,只有1000多万吨。随着需求的增长,国内大豆的加工产能迅速增长,导致压榨能力过剩,2009年加工能力超过了7500万吨,而当年的实际压榨量只有3400万吨,由于产量扩张过快,全行业的开工率逐年降低,2000吨以上加工厂开工率只有52%。1000吨小型加工厂半数以上是处于倒闭、或者是停产、半停产状态。

    原料的进口依存度非常高

    10年前,中国的油脂是自给自足的,目前,中国大豆进口几乎占到全球总贸易量的一半左右。2008年,大豆的贸易是7000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48%。

    按照年度压榨量的比重来算,进口大豆的压榨量已经占到80%以上,相对于如此巨大的中国大豆市场,国外的供应商数目非常集中;市场上的四家供应商占据了中国出口2/3以上的份额,这四家供应商覆盖了三个主要的产地,北美、南美、巴西、阿根廷。另外就是棕榈油,前三位的供应商占了对中国棕榈油出口总量90%,而最大的一家占了70%。

    外资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2000年以前,中国的大豆压榨是以内资企业占绝对的主导。尔后,外资企业快速进入榨油市场,短短四五年时间,占据了中国压榨大豆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外资当中,外资企业的开工率相对内资企业高一些,差不多达到60%~70%。

    综上所述,油脂油料加工厂的规模在不断增大,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行业内变成了大的企业集团占主导地位的格局;由于开工率逐年降低,利润空间逐步下滑到目前很低的平均利润水平。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