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经济担忧减缓谨慎看好油脂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1-06  
     近期,国内油脂类商品期价持续反弹,但强度不如人意。从当前市场形势来看,虽然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将长期影响油脂类商品期价走势趋弱,不过由于担忧力度有所减弱,加上油脂类市场基本面和政策方面的影响转强,笔者认为当前仍可谨慎看好油脂类商品期价的反弹,只是反弹之路料将坎坷。

    周边市场继续困扰油脂市场,但影响力度减弱

    经济形势仍然困扰着全球油脂需求,也压制了油脂反弹的力度。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各国政府竭尽全力挽回经济颓势,只是效果不太理想,如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已经滑至-0.3%,然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市场信心的丧失,体现在经济中则为信贷紧缩。从下图可以看出,泰德利差在9月下旬直线飙升至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时的水准引发了市场极度恐慌,在各国政府努力下,当前已经下降至300个基点以下,但仍远远高出正常水准,说明市场信贷紧缩的状况并没有好转到安全的范围。

    美元和原油走势是两个影响油脂市场的重要指标,其中美元坚挺是一个中期的利空因素,这是因为相对于美国,欧元区降息空间巨大,考虑到欧元区经济不断恶化,后期降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使得美元得到中线支撑;原油走势对油脂的压制作用已至强弩之末,60-70美元/桶的价格已经处于合理范围,继续深幅下调的空间并不大,更何况还有欧佩克积极挽救。

    从近期油脂走势来看,周边市场对全球油脂的影响力明显减弱,而基本面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不过笔者认为,周边市场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初步估计明年一季度后半段可能会再度冲击油脂市场。

    国内油脂库存持续增长,减弱了销售旺季的影响

    今年我国油籽丰收,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使季节性供应能力大增。与此同时,由于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低于国内现货豆价,使得近期油籽进口量猛增。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10月份我国买入大豆150.5万吨,为今年月进口美豆数量之最,其中10月23日当周进口量达到了78.87万吨,呈现加速进口态势。另据了解,10月份我国到港大豆量为212万吨,11月份到港量估计将达到276万吨,后期压力仍比较大。整体来看,国内油脂类库存持续增长,库存消耗阶段被大幅拉长,也使得年末油脂市场进入销售旺季的影响力减弱。

    政策调控为油脂价格提供支撑

    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农产品政策出现了180度大转弯,从竭力打压到积极支持。不过从已出台的政策来看,速度有余,沉稳不足,如3700元/吨的大豆收购价格基本达到了市场的预期,但是收购数量偏低,使市场对政策的效果产生疑虑。另外,部门之间协调不足,在调整最低收购价格的同时未得到有关部门协助,而更加低廉的进口大豆减弱了调控效果。据了解,截至11月4日,南美进口大豆理论到港成本为3400元/吨,进口美豆更是低至3300元/吨,这显然对国内调控政策将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不过,相信后续政策的出台会对以上不足加以修正,市场已有传闻调高大豆进口关税。

    相对于中国,美国调控手法“市场”的多,10月28日,美国农业部罕见地修正了10月份供需报告,其中预计美国2008/2009年度大豆收获面积为7440万英亩,下调110万英亩;产量为29.4亿蒲式耳,下调4500万蒲式耳;期末库存为2.05亿蒲式耳,下调1500万蒲式耳。此次调整非常不合“规矩”,明显具有美国官方倾向,但毕竟美国大豆进入收割后期,美国农户惜售态度坚决,利好的报告更符合美国利益。综合考虑10月份美国中西部降雨延缓收割的事实以及美国农业部倾向,笔者认为11月报告将会偏向利多,单产和收获面积均有可能小幅调低,但是需求方面令人担忧,小幅调低的可能性较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周边经济仍将在长期内影响油脂市场,但力度转弱;政策的力度和基本面将会成为后期油脂走势的主导因素,其中政策支撑力度较大,但基本面并不乐观,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进口量的大幅增加使库存压力加大,年末旺季的影响可能减弱。整体上,油脂市场仍可谨慎看好反弹,但是鉴于利多因素处于预期阶段,反弹之途料将坎坷,高度也有限。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