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2月13日次债危机爆发至今已一年有余,此间商品价格的巨大波动幅度令人生畏。回顾这段行情,从机制上来说是对冲基金由卖出美元买入商品转为平仓或反向操作所为;从一般认识来说则是投资者对救市行动由充满信心到丧失信心的巨变过程。
一年半来的期货市场行情充满了金融特性。而商品间的联动令市场充斥着系统性下跌风险,基本面转而退居次要地位。不过,行情下跌因系统性波动而起,当然反弹也会随系统而动。目前原油、农产品等基本上都回到了2007年8月各国政府最初救市的区间水平(如大豆),甚至回到了次债危机显露初期(2007年2-3月)的价位(如原油)。
目前,美国大豆价格又回到了救市之初的水平。如果新政府的救市方案恢复市场信心,相信价格在目前水平完全有可能出现反弹。配合技术图形看,本轮高点与目前下跌低点连线的黄金分割低点反弹38.2%的位置约为1145美分/蒲式耳。该价位在历史图表上与2008年4月1日行情波动及其他时段成交密集区相交甚多,据以往经验,价格如果反弹,达到该价位上下50美分区域的概率最高。如果仅取1140美分/蒲式耳为反弹高点,按目前美豆基差和海运费来推算,到国内的成本约为3770元/吨。而同比例反弹的美国豆粕接近315美元/短吨,到国内成本约3080元/吨。定位豆油的价格因不低于7900元/吨。如果国内现货豆粕价格继续下滑,豆油价格定位还能更高一些。当然如果按照美盘大豆、豆粕反弹幅度,与当前压榨利润同步的前提下,对豆油的定位约为45.6美分/磅,这与黄金分割38.2%比例的45.75美分/磅接近,这样阿根廷豆油运到国内的成本约8100元/吨左右。
不过,分析国内豆类走势,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不得不考虑,只是现在还没有翔实数据来进一步细分。仅从鸡蛋来说,目前鸡饲料占整体饲料消费的50%左右,而鸡饲料中豆粕比例约40%,因此,该事件对豆粕消费的打击不言而喻。而眼下国内豆粕现货价格较南美进口高500-600元,而进口大豆分销价格和豆油销售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原因在于在前期下跌中,豆油的可替代物下跌幅度较大(如棕榈油),而棕榈油在很多时候可以完全替代豆油;豆粕的可替代物较少,在进口大豆成本较高时,豆油价格受替代品价格快速回落带动也大幅下挫,豆粕自然成为弥补大豆压榨亏损的主要力量,虽然其价格也在回落,但较豆油跌幅显然是小了很多。此间,豆油和豆粕的比价也由3.2回落到最低2.2。这样的比价在历史上都是很低的,恐怕很难再有下跌空间。因此,配合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买油空粕的套利出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借用前述价格预期,未来豆粕有望维持在2700-3000元的区间,豆油伴随大豆反弹,其价格完全可能达到8000-9000元/吨,乃至更高水平,其比价也有望快速达到3.0附近。
****奥巴马当选 “强美元弱商品”格局将现?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记者 叶苗
美国大选以奥巴马的大获全胜而落下帷幕,其施行的经济新政对商品期市会有何影响?商品市场新的一页是不是又要翻开呢?
就在昨日中午美国大选结果出台之时,美元指数一路飙升,国内期市经历了一波高开低走的行情,外盘电子盘也经历了小幅回落——“强美元、弱商品”的格局可谓小露真容。
不少专家此前指出,美国民主党政府上台后,会再度拾起“强势美元”的政策。那么此番奥巴马上台,这一猜测是否能成真?商品市场会否受到压抑?期货业内对此也有不少讨论,一方认为美元如今的劣势,并不能以“一人之力”而改变;另一方则认为奥巴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要求货币政策的配合。
奥巴马当选 期市高开低走
奥巴马当选前后的期市,反差颇为有趣。首先是隔夜外盘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升,原油价格涨逾10%,CRB指数上涨5.34%,美元大幅下挫。不过昨日大选结果出炉后,美元在亚洲电子盘交易时段立即恢复强势,大宗商品价应声回落,纽约原油电子盘回吐晚盘部分涨幅。截至记者发稿时,原油一度回落至67美元附近。
受此影响,昨日上午还涨势颇猛的国内期市,下午开盘后一度呈直线跳水姿态。以国内基本金属为例,铜铝锌都是跳空高开,然后午盘一开,三个品种均震荡走低,至收盘沪铜主力0901合约以32080元报收,涨130元; 沪铝主力0901合约以13755元报收,跌230元;沪锌主力0901合约以9540元报收,涨40元。另外,农产品方面,大豆、豆油也在午盘后直线下落。昨日上午颇为强势的燃油、黄金,在午盘开盘后也一度回落颇大。
“市场还是有一点微妙的心理变化的。”业内人士表示,受美元上涨的影响,部分多头及时获利回吐,保持观望。
美元强势或将抑制商品市场
“奥巴马的轻松当选,也从另一面说明了美国经济的糟糕程度。”广发期货研究部副总经理陈年柏表示,奥巴马上台后面临的任务很严峻,可以从其经济政策来推测美元是否会维持强势。“把升值和贬值的利弊梳理一下,就知道他上台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陈年柏表示,如果美元保持弱势,其对美国的好处是国际债务减少,但却不适于奥巴马刺激经济的政策。“一旦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则必然带来通货膨胀的局面,弱美元会加重通胀的危险。”另外,弱美元会使得其他国家雪上加霜,加重世界性的危机,对美元体系也有削弱作用。
而美元升值的话,一是可以抑制通货膨胀,更好地配合其财政政策;二是可以维持外部金融市场的稳定;三是会使其他国家选择美元避险,增加美国的资本充足性。“鉴于利益考量,奥巴马任职初期应该会维持强势美元的政策,”陈年柏表示,“但这样短期内肯定会对商品市场有所抑制。”
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民主党克林顿上任后的经济形势来看,“强势美元”政策是民主党的一贯选择。奥巴马承诺为占美国人口95%的工薪阶层减税、提高对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阶层的税收、帮助小型企业发展、废止布什政府制定的对富人有利的减税政策,并扩大失业保险的涵盖范围。这些都需要货币政策来予以支持。专家表示,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商品市场的不确定风险得到释放,但市场估计将继续走弱。
不同意见:长远看有利商品市场
“奥巴马的一系列政策如果真能刺激消费,那么对于商品市场来说还是利多,”南华期货上海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段世华表示,奥巴马在经济外交方面的政策,对于经济复苏是有利的,而中下阶层需求的提升,实体经济的改善,对于商品必然是利好。段世华表示,美元的走势不是奥巴马一个人能改变的,美元长期贬值趋势是很难改变的。“美国为了救市要给市场注入将近1万亿美元,这使得中长期的下跌无法扭转。”
段世华介绍,短期内商品市场还将经历震荡。追溯美国历史,在金融危机中上台的总统有一个规律,即在当选和上台之间的一段时间,金融市场都是以下落为主。“罗斯福、里根刚刚当选的时候,市场都是偏空的,”段世华说,“从11月到明年初,商品市场短期内还是偏空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管美元走势如何,商品走势必将分化,一边倒的情况以后不会成为主流。从奥巴马的政策上看,其推崇传统原油类能源逐步为清洁能源替代,或打击原油走势、利多农产品走势;其反对伊战、赞成通过外交途径与伊朗对话的外交政策也能避免油价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