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10月份黑龙江大豆市场行情综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1-04  
     10月份黑龙江大豆市场在国家出台大豆收储政策的引领下,大豆低迷行情出现转变,大豆行情开始回升,国家政策因素支撑明显。截至10月31日哈尔滨地区收购价格1.83元-1.85元/斤,齐齐哈尔地区收购价格1.82元-1.83元/斤,牡丹江收购价格1.83元-1.84元/斤,佳木斯地区收购价格1.82元-1.83元/斤,绥化收购价格(商品大豆)1.82元-1.84元/斤,鸡西地区大豆收购价格1.81元-1.83元/斤,黑河地区收购价格1.80元-1.81元/斤,比较前期价格持续回升0.02元-0.03元/斤。比较月初价格回升0.03元-0.05元/斤。

    月初,受国际、国内大豆行情持续下跌影响,各地大豆上市及收购数量日渐萎缩,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这在往年大豆上市初期是很少出现的现象。导致大豆市场行情低迷,收购不旺的主要因素从微观层面上看,一是豆农及家庭农场对月初大豆价格不认可等市观望情绪依然占主导地位,大豆出手上市很少。二是中小大豆加工企业收购信心明显不足,收购价格变动较快,大豆行情缺乏指导,收购数量持续下降。三是大中型收购企业、贸易商及加工企业处于静观状态,对市场没有拉动力。

    进入中旬黑龙江各地大豆上市及收购依然清淡。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北安、黑河等地中小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一再调低。多数地区大豆收购价格在1.65元-1.68元/斤,同时大豆收购质量严格,一般大豆水分要求在14%以下,超过15%拒收。豆农及家庭农场对当前大豆行情表现悲观,出手很少多数地区呈现有价无市状况。省内粮食收购主体及大豆贸易商及大型加工企业依然没有收购的动作和表现。在大豆市场萧条过程中,豆农、加工企业及贸易商都面临市场抉择和风险,各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更加明显和突出。在市场博弈利益调整的过程中无论谁胜谁负,受到最大损失的仍是广大豆农及国产大豆业本身。为此黑龙江大豆界及国内大豆产区呼吁国家拯救大豆的呼声越来越高。

    10月20日国家出台收购储备大豆的利好消息,有力地提振了黑龙江产区大豆市场价格,大豆现货价格止跌回升。化解了豆农及家庭农场对大豆市场的郁闷情绪,使豆农们看到了希望。虽然国家公布大豆收购价格提高但现货收购市场并没有马上跟进,油厂收购价格依然较低,有价无市局面依然没有改变。虽然大豆价格较前期提高但依然没有达到豆农及家庭农场的心理价位惜售观望心理依然站主导地位。即使卖到1.85元/斤的价格,在一些地区包地豆农及家庭农场种豆收益依然不够理想。同时粮食收储企业大豆收购具体办法依然没有出台。截至10月末黑龙江国储大豆的收购依然没有展开,一些收购及加工企业收购资金没有到位也影响到收购活动的正常进行。

    综述10月份黑龙江大豆市场变化,一是国际市场大豆行情震荡下跌对黑龙江大豆现货市场影响程度进一步加深,大豆加工企业及贸易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新季大豆上市及收购严重受阻。二是国家大豆收储政策出台大豆低迷行情出现转变,大豆行情开始回升,国家政策因素支撑明显。三是大豆上市数量开始增多,但观望及惜售情绪依然较浓,大豆市场有价无市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11月份随着黑龙江国储大豆收购的全面展开,大豆市场价格和大豆上市将会出现一个小高峰期,后期将逐渐回归平稳。同时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远期到港的大豆价格优势越发明显。自国家出台大豆收购政策后,国内大豆价格较前期上涨了近12%。从国内大豆市场需求状况来看,自今年的5月份以来国内多数大豆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甚至半停产状态,利润极度缩水。而另一面可拉动市场需求的养殖业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猪肉价格也出现今年以来的最低值,因此黑龙江大豆行情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在此情况下,虽然国家启动大豆储备但只占黑龙江大豆收购总量的四分之一,大豆收购压力只是部分的减轻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新的收购形势下,省内外大豆收购主体依然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其市场竞争程度及市场变化程度将高于历年。由此对黑龙江大豆市场后市并不乐观。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