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大豆现货价格震荡中走强,尽管有悖于国际市场的规律,并且走势跌跌撞撞,但在国内政策面的支撑下,国产大豆仍然在逆势中实现完美转身。因此,近期国内大豆现货市场基本处于政策面支撑与整体市场格局的夹缝中,上行无力,同时下跌亦存在限制。目前来看,这种趋势中的分歧短期内不会得到显著改善,预计近期国内大豆现货仍将呈区间震荡的格局,市场走势进退两难。
现货市场南北走势分化
自上周一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储定价收购国产大豆的消息以来,国内大豆现货价格出现快速上涨。据中国大豆网统计,截至10月29日,产区油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格累计上涨296元/吨,食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格累计上涨265元/吨,价格分别为3588元/吨和3691元/吨。其间,市场购销气氛十分活跃,一方面贸易商抢收心态积极,在国家政策作为后盾的支持下,不断提高报价刺激成交;另一方面,农民惜售心理强烈,特别是在大豆价格一次又一次上涨的过程中,惜售观望心理更加明显。同时,由于国际大豆价格持续走低,进口与国产大豆倒挂现象严重,导致国产大豆市场需求受到严重影响。总体来看,近期国内大豆现货市场南北走势分化,同时价差逐渐缩小,导致产区贸易商的获利空间严重缩水,明显影响了东北大豆南运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东北大豆价格上涨的速度。
油厂陷入进退两难境地
近来,美盘大豆期货走势反复,但多表现为区间震荡,其中,主力1月合约持续在850~950美分之间调整。受此影响,远期进口大豆理论到港成本持续在低位徘徊,据中国大豆网测算,截至10月29日,1月份美湾及美西进口大豆成本分别为3228元/吨和3199元/吨。按照此价格计算,国内大豆价格明显偏高,这使得南方一些本就严重亏损的大豆压榨企业不得不寻求成本更为低廉的进口大豆,导致国产豆需求大幅下降。由于南北方油厂生产成本不同,东北地区油粕现货价格高于南方市场,这就导致豆油现货出现倒流现象,也就是北方贸易商为求降低成本,逐渐开始大量采购南方豆油,进而大大减少了东北地区油厂的豆油出货量。按照目前东北地区油粕出厂价格及当前大豆采购价格计算,油厂仍有百元左右的利润空间,这成为支撑其积极采购大豆原料的主要动力。不过,油粕需求量的大幅下降明显不支持油厂继续推高大豆价格。一时间,在报价问题上,油厂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美报告利多效应未显现
近期,关于国储收购大豆的具体时间市场众说纷纭,但大致看法基本一致,也就是在11月初左右。因此,在临近收储时间的情况下,场内各收购企业挺价心理较强。但是,目前产区部分地区如黑龙江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等地市场收购价格已涨至3700~3800元/吨之间,明显高于国储挂牌收购价,也令贸易商的提价心理逐渐谨慎,主要由于缺乏继续刺激价格上涨的因素。周二晚,美国农业部公布针对10月份供需报告的修正版,对美豆收割面积、产量及期末库存进行了相应削减,其中,预计美国2008/2009年度大豆收获面积为7440万英亩,下调110万英亩;产量为29.4亿蒲式耳,下调4500万蒲式耳;期末库存为2.05亿蒲式耳,下调1500万蒲式耳。从报告本身来看,无疑存在利多的性质,只是美国农业部各项数据下调幅度并未达到投机者的预期效果,因此盘中遭遇抛盘打压,盘尾小幅收跌。不过,从USDA历年少有的修正报告举动来看,仍然透露出远期供应可能紧张的讯号。因此,笔者个人认为,此次报告很有可能将成为改善一段时间以来大豆疲弱的基本面格局的线索。不过,金融市场的震荡局面暂时掩盖了报告的利多效应,一旦外部市场能够企稳,报告体现在基本面上的利多可能会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