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气农情 » 正文

气候变化将对我国农牧业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0-30  
     本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全文共1.6万余字,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对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

    白皮书说,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白皮书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农牧业、森林与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和海岸带等方面。

    其中,白皮书指出,气候变化使中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局部干旱高温危害严重;因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而加大早春冻害;草原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增大。

    白皮书强调,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的影响仍以负面影响为主,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可能以减产为主。

    白皮书还指出,中国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政府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譬如,白皮书说,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中国于2007年发布13个行业“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计划。2007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747万吨、落后水泥5200万吨,关闭了2000多家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和一批污染严重的化工、印染企业,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1.12万处。

    白皮书还指出,中国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中国出台新开工项目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定发布了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标准,采取调整出口退税、关税等措施,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