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在短短2个月中跌去55%。国外的成品油价格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不变,国内汽油价格当然会高过美国。目前中国成品油由政府定价,这使得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滞后成为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每当国际油价波动很大,我们就可以观察到,油价上涨时,政府调价总是会跟不到位;而当油价下行,国内油价一般又不能马上下跌,这就是政府定价的滞后性。美国油价是市场定价,随行就市,当国际原油价格往上走的时候,美国的成品油价格肯定比中国的要高,反之亦然。这不完全是中国想比美国高或低的问题,而是个定价机制的问题。美国肯定也存在一些能源的政府干预和补贴,但其能源价格基本上跟市场走,反应灵敏。
即使政府想国际油价接轨,政府定价就一定滞后。因为调价有一个过程,有观望期、判断期和决定审批期,因此对市场反应就显得不是很敏感。进一步说,政府还不一定就想油价国际接轨。定价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调价的过程,就是看市场,再综合宏观经济的各方面因素来制定想调的价格,还加上一个实现的过程。比如说,通货膨胀高,政府就不调价了,或者只调一点点;这是宏观的需要,当然其中也可能出现决策失误。
公众一般的看法是,国内成品油价格跟国际接轨时,是跟涨不跟跌,尤其是跟涨的速度比较快。比如说今年6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地走高,6月20日发改委就开始对国内成品油提价了,大家的感觉是,提价的速度跟得很快,没有滞后的问题。
这种说法不对。当时的提价也是拖了很长时间,从2007年11月1日成品油调价,到2008年6月20日再次调价,那次国际原油价格往上走的时间要比这次往下走的时间要长得多,这是没有疑问的。而且那时候经济形势没有现在这么混乱,当时原油价格基本上是一路往上走,趋势非常明显,而现在是一种“过山车”的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对油价的走势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影响,谁也说不清,那些所谓的能说清的人,一定是迷惑别人。大家之所以认为国内成品油价格跟涨不跟跌,这和公众的心理有关系,对涨价特别敏感,对下调又十分迫切,便宜总是省钱,这是可以理解。
目前中国的成品油的定价方法是政府根据石油企业的成本加合理利润定价。问题很多,还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石油国企从国家能源资源赚钱,为国家承担社会责任而进行社会补贴,这就是政企不分。政企不分,会使能源国企过多地将精力放在与政府的政策博弈上,既不利于能源国企,也不利于政府和公众。政府定价还不利于社会和谐。尽管有些时候(比如油价在147美元一桶的时候),从供应成本来看,成品油价格应该比现行市场价格高,但是,公众付了低价却还会抱怨,因为国有石油企业说赔了却还在赚钱。目前这种政企不分的油价机制使得在价格倒挂的情况下,石油国企既亏损又赚钱。业界人士都不太清楚价格如何形成,老百姓更是不明就里。所以,公众对每一次价格上调都不会理解,都觉得吃亏。
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的核心任务。必须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既要强调与国际接轨原则,又要尊重中国现阶段国情,如果目前在价格水平上仍不能随时国际接轨,可以在价格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合理透明的价格机制实际上可以在不提高,或者少调高整体价格水平的条件下进行。因此,作为改革的第一步,可以建立一个合理透明的市场价格机制:包括市场定价和政府补贴。就是将补贴和交叉补贴从价格中剥离出来,从石油企业的“暗补”转变为政府的“明补”,这可以在没有大动成品油整体价格水平的前提下做到,还可以使成品油与国际接轨,能上能下,必要时,还可以用特别基金来稳定油价,使其避免大幅度波动。
成品油必须反映其原油市场供应成本,以鼓励节约。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考虑到承受能力以及社会和谐,对于市场定价和其他社会目标必须有一个平衡点。这就是政府补贴的合理性。当然,任何补贴都应该是透明的、设计合理和过渡性的,不透明的或设计不当的补贴会进一步扭曲市场,影响石油行业效率。从石油企业的“暗补”转变为政府的“明补”就可以通过补贴的合理设计来防止富人搭穷人的“车”。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一个合理透明的市场价格机制可以将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分离,使其行业的效率提高得到比较公正的评价,改善管理、技术创新可以得到合理回报。对于民营和外资来说,一个透明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政企分开是公平竞争的开始,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从石油企业的“暗补”转变为政府的“明补”可以按成品油供应成本收费,减少商业运行的不确定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透明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可以让他们知道价格形成的每个环节。政府可以补贴应该受到补贴的消费者,并明确告诉他们,在成品油价格形成的各环节中,哪些是由财政补贴的,补贴多少,这样公众就可以清楚石油企业的利润来源和利润是多少,从而就能够接受价格上涨的事实。中国都认同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和下降可能跟吃饭一样平常,那么,透明合理的价格机制可以在避免今后的涨价中,公众总是认为自己是受害的“沉默的大多数”。
对于政府来说,一个透明合理的市场定价机制可以理顺成品油价格结构,把供应成本和补贴核清楚,让石油企业按供应成本定价,对消费者按需要补贴。对石油国企进行比较有效的监督,也可以通过区别补贴来提高补贴的有效性,只有在充分反映成本,透明合理的价格的机制下,涨价的理由才有可能被公众理解。
目前成品油价格下调的呼声或许会促使政府尽快地下调成品油价格。但是,要不滞后,只有改革定价机制。只要是政府成品油的调价,滞后就意味着一定会调过了或没调够。政府定价不可能让价格成为及时有效的市场信号,滞后只能通过改革,形成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来解决。市场定价应该是一个随行就市、自我调价的过程。成品油价格对原油市场的反应通常非常敏锐。
至于说目前成品油价格是不是该往下调,中国只能猜猜政府想怎么做。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相对清楚,但应该是稳定在那个价位,专家基本上都在猜。事实上,人们对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要多久、有多大,既不完全理解,也无法正确判断。国际油价像“过山车”一样,上下波动非常大,从7月底最高峰的每桶147美元降到目前的65美元。所以,这是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在这样的关口上,政府大概不会做什么,至少要到相对稳定的时候才会有相应的动作。因此,如果情况稳定下来,原油期货的价格开始在每桶稳定于80美元之下,政府一定会下调成品油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