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盘国庆长假期间大跌的影响,节后第一周对于国内所有期货多单持有者来说是"黑色一周",因为几乎所有品种都出现了连续跌停的局面,其中期铜甚至出现了连续5个跌停,商品期货市场的机构和游资多头也因此几乎全军覆没,而空头则赚了个钵满盆满。
在全球经济下滑,国内A股、基金市场大幅下挫的情形下,期货做空机制产生的财富效应开始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尤其是在股指期货"呼之欲出"的时候,期市正逐步积聚更多的人气。
期市盈亏两重天
"每天就等着数钱了,第一次尝到了这样翻倍的效果。"投资者陈先生接受《证券导报》记者采访时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
陈先生节前是22万的资金,用11万空了橡胶的合约,国庆后陈先生的账户已经达到了30万,也就是意味着11万的资金短短3个交易日盈利了8万余元,几乎要翻倍了。
另一位林先生也是欣喜异常,他说,"我是节前进的,空了4万元的期铜,节后一周账面资金就到了10万元,盈利了6万元。"
但有人欢喜亦有人忧。"其实,这波行情投机者赚了大钱,翻番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情况,埋单的大都集中在一些生产销售企业。"海通期货有关人士称,他们的客户在这波行情中,总收益达到2亿元。
"大部分的客户都有巨大的收益和回报。"道通期货海口营业部有关负责人亦称。
事实上,这轮大跌下来,投资者最终穿仓金额远低于人们预估。有数据统计,此次极端行情中整个期货市场的穿仓金额为2000万元左右,情况比较乐观。上海25家期货公司客户穿仓金额总共只有83万元,北京辖区期货公司客户穿仓金额也只有几十万元,比上海地区更低。
穿仓量少与各期货交易所与期货公司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息息相关。如9月24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就发出通知:自今年9月25日结算时起,玉米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合约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7%,自10月6日起玉米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合约涨跌停板扩大至5%。其他各交易所也有相应的提高保证金比例、扩大涨跌板的举措。当部分品种出现连续跌停时,交易所还启动强行减仓制度,让受损投资者止损出局。
而在期货公司方面,记者日前从金元期货、海通期货、道通期货等期货公司了解到,节前他们都有提示客户注意风险,一般节假后将会出现较大行情,并特别提示满仓客户控制持仓量,轻仓过节。他们也于节前提高了客户保证金的比例。
当然,投资者穿仓数额虽不算大,但多头节后的损失亦不是一个小数字。业内人士称,这次行情肯定会倒下一批期民。
节后期市连连跌停
"其实暴跌行情早在9月中旬就有所征兆,只是没有到集中释放的时机。"海通期货的有关人士称,由于受到国庆长假期间外盘暴跌传导,市场积累的风险在节后开盘就集中释放。
6日开盘,期货市场除黄金外的18个品种几乎全线被封在跌停板上。7日,毫无抵抗之力的多头眼睁睁地看着期铜、天胶、大豆1号、大豆2号、豆油、豆粕、棕榈油等7个品种再次封于跌停。8日,期铜、天胶、大豆、豆油、豆粕部分合约连续第三天跌停。
截至23日,节后沪铜已陆续达11个跌停,目前已经连续三个跌停,24日休市一天,如果下周一继续跌停的话,交易所可能采取协议平仓措施。业内人士周先生表示,铝锌都已经跌破发行价了,铜尚未到位,还有下跌空间。此外天胶、大豆1号在节后亦是7次打在跌停板上。
"商品市场走弱许多期货公司都预料到了,但都没想过会出现如此大的跌幅。"业内人士周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期市做空受瞩目
在这波行情的背后,期货做空机制产生的财富效应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
业内人士李先生指出,一方面,下半年以来,随着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形势的恶化,市场预期全球经济转入衰退阶段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做空证券(股指)是最佳的投资选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指出,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线预期开始大幅下调,IMF预计全球增长预期将从2007年的5.0%减缓至2008年的3.9%和2009年的3.0%,为自2002年以来的最慢增长步伐。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将于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初陷入或接近衰退。
高盛则认为,经济增长由波峰转为下滑的初期阶段,债券投资和商品投资将表现较好,证券市场则表现最差。
另一方面,在股指期货尚未推出的情形下,目前国内只有商品期货市场有相对成熟的做空机制,能够聚集一定的财富效应。
"在经济周期下行过程中,如果谈投资,只有做空有机会。"另一投资人士黄先生也表示,再加上现阶段没有更好的投资理财方式保值增值,这也是期货市场受到关注的原因所在。同时黄先生也提醒,由于目前市场上下波动剧烈,想要参与的投资者尚需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