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支撑这个1.85元/斤价位的宏观因素有如下五点:
一、从市场的角度考虑,中储大豆的收购及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出台,有力的提振了目前低糜的大豆市场价格,促进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流通和价格的提升。
二、此政策的出台不仅化解了豆农的郁闷情绪,极大的鼓舞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更为明年大豆种植注入了活力。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长远的解决措施。
三、有力的推动了产业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发展,并拉近了城乡经济收入的距离。只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化,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会显著提高。进而国家在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也才会更好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全国经济总水平才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四、这个价格刚一得到印证,在10月20日-21日的现货价格和期货走势上得到明显的验证。充分证明了中国政府在处理国际农产品健康有序流通上所做出的贡献,并起到一定的作用。
五、这一价格的出现及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效的遏制了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继续下滑。这一举措可以肯定中国政府在处理好多国际和国内行业和产业经济走势问题时的立场和公正态度。
我们既要主观上努力,也要客观的面对现实,从国际市场上讲笔者也对这个价位可持续时间上有所担心。理由如下:
一、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已明显波及全球经济,既雷曼兄弟银行这个有150年历史的企业宣布破产后,美国陆续有十几家金融机构倒闭。日本一家也未幸免于难,接着阿拉伯半岛一国家也宣布破产。于是新一轮世界金融危机风暴席卷全球各个行业,中国的糖业巨头和合俊集团(玩具制造两个工厂)也难逃定数。面对如此之大的危机风暴,对大豆需求量在全球有举足轻重的中国大豆产业来说将如何抵挡,前景也着实令人担忧啊。
二、国际原油已跌破70美元每桶,预示着海运费用将会出现下调,也就是说进口大豆的运输成本会继续降低,国际大豆丰收等因素都会给中国大豆加工业带来新的竞争。
三、尽管现在是市场经济,尽管是买方市场,尽管中国每年都要从国际采购约3500万吨左右的大豆,但是世界大豆和其他农产品的定价全还掌握在 “ABCD”四大家族的国际粮商手中。更何况中国制油企业的65%左右的股权也掌握再外资手里,面对如此之大的实力和背景,“中国农民”你能说“不”吗?
从国内形式上也不难看出如下情况:
一、据说国家将收购150万吨中央储备大豆,但是今年中国大豆丰收,预计产量可达1750万吨。这个数字足可以起到“望莓止渴”的作用,剩下的1600万吨又有谁来用1.85元/斤买单?
二、农民今年增产但是否增收还取决于后期的农产品价格。农民由于生产资料的提高,现在的惜售心里特别严重,即使卖1.85元的价格,收益也是聊聊无几。“笔者从曾和几位农民交流过获知”。
三、到10月下旬为止,中国压榨企业有近三分之二的企业还没有开工。原因是今年的电力上涨,煤和相关燃料上涨,人工工资上涨,企业贷款难度大等原因致使企业生产利润下降,再加上现在市场不明朗因素颇多。市场没有明确的需求拉动,制油厂有存油,油贩子手里有存油,市民家里有前期抢购的存油,所以现在油脂市场没有足够需求拉动因素。而养殖市场今年并不景气,08年上旬养鸡的赔钱,中旬养猪的赔钱,有好多地区又开始宰杀母猪。下旬由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原因,养牛的赔钱,所以现在豆粕市场也相对平淡。进入11月后,北方由于环境温度的关系,养殖也渐渐缩水。诸多原因造成饲料市场需求拉动也并不明显。
据北农资源信息中心了解,10月下旬以来,黑龙江部分地区农民已经在1.60元、1.65元、1.70元的价位出售大豆,还有部分农民手里存有07年大豆,在卖与不卖之间,在留与不留之间,很难说清对与错,事与非。
笔者最后综述:在世界风云变换的大豆商场里,谁能拨云见日,谁又在雾里看花。于是乎我此起比伏,便把所见所闻整理一番,仅供大家参考和分享。最后祝愿08年大豆价格能永远保持在1.85元以上,让劳累了一年的农民兄弟多换点银子揣在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