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豆市场而言,金融环境的依然是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CBOT大豆市场上,出于对目前经济形势的恐惧,基金不计代价的大肆平仓让市场跌无止境。从CFTC公布的持仓报告显示,截止到9月30日,指数基金依然持有130092张净多持仓,净持仓比例高达23.43%。而传统基金目前持仓已经较少至48948张,净持仓比例仅为13.71%。可见,在当前美国货币流动性日趋贫乏的情况下,指数基金平仓是唯一的选择。可见自10月1日以来,CBOT大豆市场呈现持续减仓的局面,基金减仓近8000余手。但是指数基金仍持有大量的净多持仓,如果美国经济继续恶化,那么指数基金的平仓动作可能会更加迅速。可以说06年以来大豆市场的超级牛市是指数基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这一次CBOT大豆的下跌指数基金的作用依然是不容忽视,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国内豆类市场,市场用连续两个跌停来演绎对CBOT大豆的补跌走势,目前大连期货的近月合约811合约已经跌至3700,而当前的港口分销价格在4000左右,新豆注册成仓单价格也在3800元/吨左右。可以说市场已经出现了超跌的迹象。自08年7月下跌以来,连豆901跌幅仅为27.6%,而CBOT大豆11月合约跌幅已经达43.64%.可以说造成跌幅差异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经济环境依然平稳,另一方面,中国大豆的消费并未出现下滑。由此可见,在连续下跌后,市场仍需保持理性的思路,连豆市场下跌势头有望在未来得到环节。
但是相对于玉米市场,今日大连玉米主力合约翻红,成为目前低迷的商品市场的一大亮点。可以说玉米市场在对外盘下跌的心理恐惧宣泄后,重归基本面上。我国玉米市场基本自给自足。基本上不用看国际市场的脸色,虽然前期国际市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一度出现大幅度下跌。但是市场再重新定位,理性思考之后,国内玉米市场走出相对独立行情,而这种相对独立的走势延续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毕竟国内玉米市场产量能够满足消费的需求,国内的基本面影响因素更多作用于大连市场,而且目前的大连期货市场价格已经已经远远低于现货市场的价格。目前大连玉米的港口平仓价格依然在1680元/吨,而11月玉米期货价格已经下跌到了不足1600元/吨。而且今日国家临时储存玉米的拍卖,其成交略有起色,成交比率8.41%,而上次成交率仅为7.69%。连续多次未成交的黑龙江省今日也有成交,这表明市场需求依旧,国内玉米市场的消费并未受到阻碍。节后以来,国内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并未有出现大幅下跌。这表明现货市场对于期货市场的暴跌并不认同。连续的下挫使得玉米近月期货价格低于现货市场价格,今日期货市场也吸引了部分的商品买盘入场。可以说,从当前的市场走势来看,玉米市场已经重新回归到基本面上来,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是玉米市场未来走势的方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