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此跌绵绵无绝期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0-07  
     外盘豆类则遭受了USDA季度报告利空以及整体经济走疲的双重打击,在我国节日期间以及周一电子盘CBOT主力11月合约下跌幅度超过了200点,决定性跌破1000美分重要关口。受此影响,内盘周一豆类开盘即全线跌停。后市来看,宏观经济的衰退预期不仅使流动性降低,商品价格迅速挤去泡沫,使豆类期价继续向供求关系回归,而且会带来商品需求的降低。而今年美国大豆以及世界大豆产量的恢复性增产又使豆类供应量相对丰富。供需情况好转的豆类在疲弱的商品大环境影响下,将继续跌势,底部依旧不可轻言。

    救市利好业已反映,商品熊市仍会延续

    近期美国政府提出动用7000亿美元以挽救金融行业,以避免次级贷危机摧毁美国金融市场,进而危及美国整体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几经波折后,多次修改的救市方案终于在国会两院通过。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并没有带来股市的上涨和商品期价的企稳。原因在于一方面救市的消息已经在价格上有所反映,“买于预期,卖于现实”是投资市场的运行规律之一。消息公布时,原油反弹了20美元/桶之多,CBOT大豆也反弹了100美分以上。而在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通过后,透支利好的行情重回跌势在投资市场上实属正常。另一方面还说明市场对美国政府的救市行为信心不足。美国政府再强的“猛药”也就不了千疮百孔、恶疾缠身的金融业。而美国经济实实在在的衰退迹象已由预期逐渐成为现实。美国的经济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企业裁员近16万人,为五年来最高水平;上周申请失业津贴的人士逼近50万人,创下2001年来的新高;同时8月份美国工厂订单骤降了4%,是两年来最大跌幅;美国供应管理协会的数据则显示美国9月份工厂活动萎缩到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这些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已出现衰退迹象。而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必将拖累全球经济向淡。经济的衰退自然会带来商品需求的不旺,从而导致商品价格进一步趋弱。

    USDA调整陈豆数字,新豆丰收在望,大豆供需进一步宽松

    像是在配合下跌的行情,不靠谱的美国农业部又一次出乎意料地调整了供需数字,这一次大幅度调整的竟然是2007/2008年度的大豆供需。在9月30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季度库存报告里,将2007/2008年度的收割面积和单产都进行了较大幅度上调:收获面积从6280万英亩调高到6415万英亩,单产从41.2蒲式耳/英亩调高到41.7蒲式耳/英亩,总产则从25.85亿蒲式耳调高到26.75亿蒲式耳,期末库存则相应地从1.4亿蒲式耳调高到2.05亿蒲式耳。从而使得2008/2009年的期初库存、期末库存以及库存消费比也倾向于增加,进一步改善2008/2009年度大豆供求状况。而今年美国晚播的大豆生长状况依旧良好,截止到9月30日的生长优良率依旧维持在47%以上,与上年同期基本相似。虽然已经进入10月份,多头苦苦盼望的早霜并没有如期而至。而随着天气的放晴,美豆即将迎来收获期。目前看,今年美国大豆丰收已成定局。近期相对良好的天气使USDA在10月份供需报告中没有更多的调整单产和总产的理由。另外,南美的大豆播种将在今后几个月展开,较好的种植效益使得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倾向于继续增加,而预报的良好的天气也使得干旱等题材没有太多炒作的机会。基本面上宽松的供需背景将使大豆像基本面好转的小麦一样继续向价值回归。

    基金恐慌出逃,继续打压豆市

    宏观面的颓势以及大豆供需面的好转,使得曾经推动大豆期价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的基金们选择了不计成本地出货。一方面是因为次贷危机使得部分投机商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平出多头头寸。另一方面大多数基金奉行的是趋势交易技术,追涨杀跌本来就是其惯用的操作手法。价格出现的买入信号可以使他们更加看涨,而将期价推到不可思议的高位。而一旦期价走熊,杀跌的力量也可以将期价打至万劫不复的深渊。据CTFC的报告,进入7月份后,传统基金、指数基金都出现了平仓行为。其中在大豆上,传统基金的净多持仓从7月1日的124442张减少到9月30日的48948张,减幅为60.67%;指数基金从168957张减少到130092张,减幅为23%。后市随着经济大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和供需面的进一步好转以及期价的进一步下跌,基金的杀跌冲动仍会继续。

    成本不足以阻止跌势延续

    在谈及大豆价格走势时,部分市场人士总是把成本作为考量期货价格下跌极限的一个重要依据,认为种植成本会成为价格下跌的最后一道牢不可破的底线。其实这是个误区。就国内看,前不久有关单位组织的考察团认为,今年东北大豆的种植成本在1.54—1.9元之间,因此判定黑龙江省2008年秋季大豆收购价格在1.7—1.9元/斤,农民的期望是不低于2元/斤。但事实上,由于我国的大豆消费大部分依赖进口,东北地区的大豆决定不了豆类的整体趋势,随着外盘的下跌,随着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进口大豆的到港,国产大豆必定受拖累而走低。

    熊市不言底,任何试图抄底的企图从操作层面上看都是错误的。而在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环境下,多头砍仓出局也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