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营养好,适应性广,平原、丘陵、山区都可种植。但过去由于亩产低、种植效益不高,影响了四川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省农科院专家吕世华告诉记者,前年他获悉华南农大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培育出一批适合南方的耐低磷高产大豆品种,就积极引进四川试验,希望从根本上改变我省的大豆种植格局。
据试验基地负责人黄松介绍,南方大豆已在这里试种了两年,去年净作亩产最低的品种也有150公斤,最高的品种为200多公斤。今年试验时针对当地情况和田间表现在技术上作了一些调整,净作亩产最低的品种达200公斤,产量最高的品种亩产达260公斤。
“相较传统品种100公斤的亩产,这些品种已取得突破性增产。而且品质也好得多,粗蛋白含量达到了40%左右。”吕世华对此倍感自豪,“南方大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生育期短。”据介绍,传统品种都是在农历八九月份才成熟,同小春生产的衔接上有点打紧;而新品种可提前一个月收获,不与小春作物争时间、争劳力,还有利于晚秋蔬菜的种植。
说起南方大豆的种植效益,吕世华透露,其中有两个新品种一年可以种两季,亩纯收益可达2000多元。“我们还进行了套种试验,选择的品种是共生期短、种植效益高的甜玉米。3月10日种甜玉米,4月20日种大豆,结果6月底甜玉米收获,一亩收入1500—2000元。后期收获400斤大豆,还要收入1000元左右。
“大豆是我国食品与饲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但目前70%依赖进口,已成为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吕世华认为,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相当大,并呈增加趋势,南方大豆发展潜力很大。“这批南方大豆新品种的试种表现优异,将为我省提高旱地的种植效益、减少劳动力投入提供品种支持,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