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指出,农产品期货交易量已经占到全球的49%,全球成交量最大的10个农产品中,有6个来自于我国期货市场。前8个月的交易量已超过2007年全年水平。
姜洋指出,证监会在WTO证券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整体框架下,积极落实CEPA补充协议,已经批准6家国内企业在香港设立机构从事期货业务,批准3家港资企业机构参股内地期货公司,并批准了31家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在境外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与此同时,证监会和各交易所对外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期货业走向国际化的步伐在加快。
他指出,目前国际金融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深化金融功能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随着商品期货金融属性的增强,其将在资本市场发展中承担更多责任和更大使命。”
1993-2007年,中国商品期货交易额增加73倍,交易量增加81倍。2007年中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占全球26%,其中农产品期货占世界交易总量的49%,居世界各国首位。15年来,中国期货市场品种更加丰富,目前已有17个品种(仅2007年就新增7个品种),市场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
姜洋表示,证监会将坚持期货业稳步发展方针,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基础建设,推动期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指出,目前国内期市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比重偏低。
以大连商品交易所近五年的情况为例,在交易所全部投资者中,自然人开户数占了95%以上,而法人开户数不到5%。
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里,市场规模极不稳定,市场流动性起伏较大,制约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如2005年前后大豆期货的大幅波动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个人投资者资金投机性强,流动性大,缺乏稳定性。
刘兴强建议通过三方面措施发展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一是积极引导和培育商品投资基金,开展设立专业商品期货投资基金试点工作。二是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有条件、有步骤、有限度地允许证券投资基金、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交易。三是鼓励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
姜洋指出,证监会积极推动基础制度建设,以国务院期货管理条例为核心,证监会部门规章和规范文件为主体,以期货交易所、保证金监控中心和期货协会若干细则为补充的各项指引为中心的体系基本形成。并建立起了保证金安全承管监控体系和以净资本为中心的风险监管体系。
基础制度建设的发展推动法人投资者队伍的扩大。“目前现货市场参与面不断加大,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普遍参与到商品期货交易中。”同时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上门为企业设计套期保值方案,越来越多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
据证监会统计,目前期货市场上法人投资者的交易量和持仓量分别占至12%和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