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商品市场遭遇"雷曼"冲击波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9-17  
     雷曼兄弟破产事件从不同方向对商品市场产生着错综复杂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商品市场的良好预期依赖于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的威胁持续加大之际,尚无法对商品市场的走势抱有过于乐观期望。

    金融危机沉重打击市场信心

    金融危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大型金融机构相继破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先后有全美第二大次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诺森罗克银行遭遇挤兑风潮、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出售给摩根大通、美国政府接管全美最大房屋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并撤换其首席执行官等系列事件发生。现在,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出乎预料破产,证明次贷危机正持续蔓延、发酵。

    次贷危机之初,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满怀信心地表示:"次级抵押贷款部门遇到的麻烦不太可能扩散至更广泛的经济领域或金融体系中去。"然而不到两个月,美国金融系统便从2007年8月开始陷入一片混乱。到次贷危机爆发周年之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14%,全球股市市值蒸发8万亿美元,许多首席执行官及成千上万的员工被解雇,一些地区房价跌幅高达40%。

    众所周知,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也是资本和商品市场的"主力兵团"。而今贝尔斯登被出售,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林正四处寻求被收购。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有可能达成谈判,但风雨飘摇时期,大家自顾不暇,什么变故都可能发生,一旦收购失败且找不到新的买家,全美投资银行业务排名第三的美林也将宣布破产或出售。投资银行本属于业务高集中度的行业,如果前五大投行倒下三家,只剩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则商品市场难免进一步丧失信心和诱发资金出逃,导致严重"失血"。

    雷曼兄弟和美林引发金融动荡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目前承受着更重的压力,它们可能需要通过收购一家银行或被银行收购,以增加资金储备。

    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商都曾错以为住房价格会保持坚挺,并据此作出投资。尤其雷曼兄弟、美林和贝尔斯登不惜血本,其投资杠杆比例达到了惊人的水平。随着他们的破产或被收购,这些"主力兵团"的大规模商品交易业务也必然受到显著的限制,至少杠杆比例和盈利潜力都必然显著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看法是,美国楼市一日不能复苏,金融市场就一日不可能好转。商品市场也就难以独善其身。

    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美国经济是否会由于次贷危机而步入衰退?正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而经济衰退的预期是导致商品价格下跌的最根本原因。

    通常,经济衰退是指至少连续两个季度GDP增速呈负值,照此标准,截止到目前美国经济指标似乎并没有出现衰退。有研究表明,自1850年以来,美国大约每十年左右发生一次金融危机,每次起因和表现形式不同,但并不是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会导致实体经济衰退。在1980年代初期开始的最近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同样发生过多次金融危机,如1987年股灾、1989年储蓄信贷协会危机、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和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等。这几次金融危机中,金融市场动荡的程度较当前危机甚至更大,但经济衰退最终都没有发生。次贷危机会不会与前几次一样化险为夷?目前看来可能性非常小,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通胀大背景发生了变化。严重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最大杀手,经济发展的历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通胀与反通胀之间的较量史。在上述几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国一直处于低通胀的历史时期,经济长期增长所需要的环境并没有被破坏,而金融危机正是需要有长期经济增长的支撑,才会得以限制而不至于进一步恶化到实体经济衰退。1960年1月至2008年7月的美国CPI月同比增幅数据显示,虽然当前美国通胀程度只有5%上下,但其长期上升基础已经形成,两位数的恶性通胀发生不再遥遥无期,即美国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新一轮的高通胀时期。换言之,与低通胀时期相比较,高通胀时期中出现的金融危机易于诱发经济衰退的发生。

    其次,与前几次金融危机相比,次贷危机所涉及的人口数量最多,对个人消费的抑制作用最大。美国经济增长三分之二来自于国内消费,而住房则是个人和家庭开销中最大项。有资料显示,房地产占美国家庭总财富的11%左右,并且通过住房赎回的市场机制,数以百万计的美国消费者可以因为房价上涨而扩大或提前消费。因此,次贷危机爆发后,持续下跌的房价不仅导致了新房购买意愿的下降,造成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不景气,还使得很多个人和家庭显著减少了非必要类开支,如旅游消费,过去几年夏季假期中,夏威夷等旅游胜地的宾馆价格需提前预定且没有优惠,而今年度假宾馆却空房率高企,不仅可以随时入住,而且还有少见的价格优惠。非必要开销领域的消费下降,是整体消费趋于疲软的重要前期征兆。

    最后,从次贷危机自身发展过程看,有两方面值得注意。其一,雷曼兄弟公司被收购的失败,表面看是因为美国政府放弃出资担保,但实际原因是宏观背景发生了更深层的变化。因为次贷危机针对的只是住宅房屋价格,而之前诸多美国和别国金融机构之所以表现出收购雷曼兄弟的愿望,并与之进行谈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雷曼兄弟手上拥有一批曾经是"优良资产"的商业地产,果真如此,则即使没有美国政府援助,仍有可能达成收购。但最终雷曼兄弟无人愿意收购,买家们宁可在破产清算中再去购买,这反映了次贷危机在向更广泛的领域蔓延,从而形成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预期,导致了对商业地产价格评估的下降,这从反面证实了经济衰退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上述现象足以证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最近的讲话:"我不相信,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创,我认为这正在发生。"

    经济衰退、股市大幅下跌,是促使商品价格发生中期调整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报告称:金融业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已达5030亿美元,这一数字未来几个月还将继续增加,信贷紧缩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分析认为银行最终亏损和减值可能高达1.6万亿美元,无人可预测全球经济何时能重返次贷危机前的水平。

    美元强势面临夭折

    美元走势是影响商品价格反弹的重要因素。总体看,CRB指数和美元指数的长期趋势呈现负相关。今年7月以来,美元指数最高上涨12.7%,CRB指数最多下跌24.6%。

    当前美元指数走势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经过连续上涨,出现了严重超买,市场开始具备了不容忽视的回落要求;价格反弹上涨的位置到达月级趋势上2004年12月的前波低点80.4附近;连续上涨中成交量放大,持仓量下降。这些特点表明美元指数已经具备了重要下跌要求。基于美国实体经济最终难以避免步入衰退预期,当前上涨不可能持续成为美元步入强势升值周期的开始,只能属于超跌反弹。随着美国政府对破产金融机构加大注资和援救,其流动性和通货膨胀还将加剧;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并向全球蔓延,美元地位还将招致更沉重的打击。今后一段时间内,美元很难获得持续上涨动力,经短期反弹结束后重新落入下降通道的可能性更大。在9月15日美国股市大幅下跌的当日,美元指数随即出现了近四周来第一次连续两天下跌,很可能就是其反弹夭折的征兆。美元走势不明,加剧了短线大宗商品的波动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